二氧化硫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英語:sulphur dioxide , sulfur dioxide)是最常見的硫氧化物化學式是SO2。無色氣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於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SO2進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劑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會生成硫酸[6]這就是對使用這些燃料作為能源的環境效果的擔心的原因之一。

快速預覽 二氧化硫, 識別 ...
二氧化硫
Thumb
Thumb
IUPAC名
Sulfur dioxide
英文名 Sulfur dioxide (美國)、Sulphur dioxide(英國)
別名 亞硫酸酐
識別
CAS號 7446-09-5  checkY
PubChem 1119
ChemSpider 1087
SMILES
 
  • O=S=O
InChI
 
  • 1/O2S/c1-3-2
InChIKey RAHZWNYVWXNFOC-UHFFFAOYAT
Beilstein 3535237
Gmelin 1443
UN編號 1079, 2037
EINECS 231-195-2
ChEBI 18422
RTECS WS4550000
KEGG D05961
MeSH Sulfur+dioxide
性質
化學式 SO2
摩爾質量 64.054 g·mol⁻¹
外觀 無色氣體
氣味 潑辣[1]
密度 2.551 g/L[來源請求]
熔點 −72.4 °C(200.75 K)
沸點 −10 °C(263 K)
溶解性 9.4 g/100 mL[2],形成亞硫酸
pKa 1.81
黏度 12.82 μPa·s[3]
結構
分子構型 角形
偶極矩 1.62 D
熱力學
ΔfHm298K −296.81 kJ mol−1
S298K 248.223 J K−1 mol−1
危險性
歐盟危險性符號
Thumb有毒 T
警示術語 R:R23-R34
安全術語 S:S1/2-S9-S26-S36/37/39-S45
H-術語 H314, H331[4]
NFPA 704
Thumb
0
3
0
 
閃點 易燃
致死量或濃度:
LC50中位濃度
3000 ppm(小鼠,30分鐘)
2520 ppm(大鼠,1小時)[5]
LCLo最低
993 ppm(大鼠,20分鐘)
611 ppm(大鼠,5小時)
764 ppm(小鼠,20分鐘)
1000 ppm(人,10分鐘)
3000 ppm(人,5分鐘)[5]
相關物質
相關化學品 三氧化硫硫酸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關閉

結構

SO2是一個V型的分子,其對稱點群為C2v。硫原子的氧化態為+4,形式電荷為0,被5個電子對包圍着,因此可以描述為超價分子。從分子軌道理論的觀點來看,可以認為這些價電子大部分都參與形成S-O鍵。

Thumb
二氧化硫的三種共振結構,中央的共振結構對混成體之貢獻最大

SO2中的S-O鍵長(143.1 pm)要比一氧化硫中的S-O鍵長(148.1 pm)短,而O3中的O-O鍵長(127.8 pm)則比氧氣O2中的O-O鍵長(120.7 pm)長。SO2的平均鍵能(548 kJ mol−1)要大於SO的平均鍵能(524 kJ mol−1),而O3的平均鍵能(297 kJ mol−1)則小於O2的平均鍵能(490 kJ mol−1)。這些證據使化學家得出結論:二氧化硫中的S-O鍵的鍵級至少為2,與臭氧中的O-O鍵不同,臭氧中的O-O鍵的鍵級為1.5[7]

存在

Thumb
木衛一上層大氣層的藍色極光源自二氧化硫。

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很小,約為1 ppm。[8][9]

金星大氣層中,二氧化硫是第三多的氣體,含量150 ppm。在那裏,它和水反應生成硫酸雲,是金星大氣層硫循環的關鍵物質,也導致了全球變暖[10]雖然二氧化硫在火星僅以痕量存在,但它被認為是早期火星變暖的關鍵因素,據估計低層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硫濃度高達100 ppm。[11]在金星、地球和火星中,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硫主要來自火山。木星的衛星木衛一的大氣層90%都是二氧化硫,[12]木星大氣層中可能也有痕量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被認為在伽利略衛星中大量存在。它可能是木衛一升華的冰或霜,[13]也可能存在於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的地殼和地幔中。[14]

檢驗

檢驗二氧化硫的方法很多,比如:

製取

常見製取二氧化硫方法有:

化學性質

酸性氧化物

SO2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以與水作用得到二氧化硫水溶液,即「亞硫酸」(中強酸),但真正的亞硫酸分子從未在溶液中觀測到。[15]

反應形成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鹽。以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為例,產物是亞硫酸鈉還是亞硫酸氫鈉,取決於二者的用量關係。

這也是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

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

氧化還原反應

SO2中的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為中間價態,既可升高,也可下降。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還原性強於氧化性。

SO2的還原性較強,可被多種氧化劑(如 O2Cl2Br2HNO3KMnO4等)氧化。

(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條件為加熱和催化劑:V2O5 / Pt / Cr2O3

SO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如:

工業上可以用此反應製造高純度硫磺

用途

防腐劑

由於二氧化硫的抗菌性質,它有時用作乾果、醃漬蔬菜、與經加工處理的肉製品(如香腸及漢堡肉)等不同種類的食物中。用來保持水果的外表,或防止食物腐爛。二氧化硫的存在,可以使水果有一種特殊的化學味道、及保持新鮮的外觀。

釀酒

二氧化硫是釀酒時非常有用的化合物,它的E編碼為E220。[16]它甚至在所謂的「無硫的」酒中也存在,濃度可達每升10毫克。[17]它作為抗生素和抗氧化劑,防止酒遭到細菌的損壞和氧化。它也幫助把揮發性酸度保持在想要的程度[18]。酒的標籤上之所以有「含有亞硫酸鹽」等字句,就是因為二氧化硫。根據美國和歐盟的法律,如果酒的SO2濃度低於10ppm,則不需要標示「含有亞硫酸鹽」。酒中允許的SO2濃度的上限在美國為350ppm,而在歐盟,紅酒為160ppm,白酒為210ppm。如果SO2的濃度很低,那麼便很難探測到,但當濃度大於50ppm時,用鼻子就能聞出SO2的氣味,用舌頭也能品嘗出來。[19]

二氧化硫還是保持釀酒廠衛生的很重要的物質。因為漂白劑不能用於釀酒廠中,而釀酒廠和設備必須保持十分清潔,所以二氧化硫、水和檸檬酸的混合物通常用來清潔水管、水槽和其它設備,以保持清潔和無菌。

還原性漂白劑

二氧化硫還是很好的還原劑。在水的存在下,二氧化硫可以使物質褪色。因此,它是紙張衣物的有用的漂白劑。由於空氣中的氧氣把被還原的染料重新氧化而使顏色恢復,所以該漂白作用通常不能持續很久。

可以用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  H2SO3 + 染料 → H2SO4 +(染料 - O)

因為空氣提供氧氣給染料,染料被馬上氧化,顯示原來的顏色,這就是漂白作用通常不能持續很久的原因。

可以用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 2(染料 - O) + O2 → 2染料

中學實驗室中用鹼性品紅溶液檢測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紅試液褪色,從而說明二氧化硫使有機物漂白的性質;而褪色後的溶液經過加熱,又恢復為紅色,從而說明了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與有機物生成了「不穩定的無色物質」,而此類無色物質不穩定,加熱時便分解,又放出二氧化硫。一個相關的化學鑑定方法稱為希夫法(Schiff法) ,是用亞硫酸氫鈉品紅副品紅發生加成,再用二氧化硫脫色。如果得到的溶液(希夫試劑)與待檢試液作用生成粉紅色或紫色,則可以證明待檢試液中類的存在。目前該反應的機理一般認為是下圖所示的機理:[20][21][22]

Thumb
Schiff法 機理

硫酸的前體

二氧化硫還用來製備硫酸,首先轉化成三氧化硫,然後再轉化成發煙硫酸,最後轉化成硫酸。這個過程中的二氧化硫是含硫礦物與氧氣反應產生的。把二氧化硫轉化成硫酸的過程,稱為接觸法

製冷劑

由於二氧化硫容易液化,且汽化熱很大,因此適合作為製冷劑。在氟利昂的發展之前,二氧化硫就曾經用作家用冰箱的製冷劑。

試劑和溶劑

液態二氧化硫是萬用的惰性溶劑,廣泛用於溶解強氧化性鹽。它會發生自偶電離生成SO2+和SO32−

它有時也用作有機合成磺酰基的來源,把芳基重氮鹽用二氧化硫處理,便可獲得對應的芳基磺酰氯。[23]

脫氯

在城市的污水處理中,二氧化硫用來處理排放前的氯化污水。二氧化硫與氯氣反應,氯氣被還原,生成Cl[24]

在生物化學或生物醫學上的功用

排放

Thumb
夏威夷的一座火山噴出二氧化硫,在夜晚發光

根據美國國家環保局[25],下面的表格列出了美國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單位為英噸

1999 18,867
1998 19,491
1997 19,363
1996 18,859
1990 23,678
1980 25,905
1970 31,161

主要由於美國環境保護機構的酸雨計劃,美國在1983年和2002年期間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33%。這是由於煙氣脫硫,一種可以讓SO2不從發電廠排放出去的技術。特別地,氧化鈣與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鈣

然後CaSO3再被空氣氧化成CaSO4石膏)。大部分在歐洲出售的石膏都是來自煙氣脫硫。

到2006年為止,中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國家,2005年的排放量估計為25.49百萬噸。自從2000年以來,排放量增加了27%,差不多與美國在1980年的排放量相等[26]

2003年,一座伊拉克的硫廠發生了災難,大量二氧化硫被排放到大氣中。

溶解度與溫度的關係

22 g/100ml(0℃) 15 g/100ml(10℃)
11 g/100ml(20℃) 9.4 g/100 ml(25℃)
8 g/100ml(30℃) 6.5 g/100ml(40℃)
5 g/100ml(50℃) 4 g/100ml(60℃)
3.5 g/100ml(70℃) 3.4 g/100ml(80℃)
3.5 g/100ml(90℃) 3.7 g/100ml(100℃)
  • 以上的值是分壓為101.3 kPa的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根據亨利定律,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取決於氣體的分壓。
  • 這裏的溶解度是指在「純水」中的溶解度,也就是說,水中所含的SO2與氣相中的二氧化硫平衡。此時的水溶液是酸性的。SO2在中性(或鹼性)水中的溶解度一般要更大,因為SO2將轉化為亞硫酸氫根和一些亞硫酸根離子。

對健康的威脅

二氧化硫具有酸性,可與空氣中的其他物質反應,生成微小的亞硫酸鹽和硫酸鹽顆粒。當這些顆粒被吸入時,它們將聚集於肺部,是呼吸系統症狀和疾病、呼吸困難,以及過早死亡的一個原因[27]。如果與水混合,再與皮膚接觸,便有可能發生凍傷。與眼睛接觸時,會造成紅腫和疼痛[2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