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班克羅夫特(英語:George Bancroft,1800年10月3日—1891年1月17日),美國19世紀政治人物、歷史學家、外交官。1845年至1846年擔任美國海軍部長,於安納波利斯興建了美國海軍學院;1846年至1849年擔任美國駐英大使,1867年至1874年擔任駐德大使

Quick Facts 喬治·班克羅夫特 George Bancroft, 美國駐德國大使 ...
喬治·班克羅夫特
George Bancroft
Thumb
喬治·班克羅夫特。
美國駐德國大使
任期
1867年8月28日—1874年6月30日
總統安德魯·詹森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前任約瑟夫·A·萊特英語Joseph A. Wright
繼任班克羅夫特·戴維斯英語Bancroft Davis
美國駐英國大使
任期
1846年11月12日—1849年8月31日
總統占士·諾克斯·波爾克
扎卡里·泰勒
前任路易斯·麥克萊恩
繼任阿伯特·羅倫士英語Abbott Lawrence
美國海軍部長
任期
1845年3月11日—1846年9月9日
總統占士·諾克斯·波爾克
前任約翰·Y·梅森英語John Y. Mason
繼任約翰·Y·梅森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800-10-03)1800年10月3日
美國麻省伍斯特
逝世1891年1月17日(1891歲—01—17)(90歲)
美國華盛頓特區
國籍 美國
政黨共和黨
配偶Sarah Dwight
Elizabeth Davis Bliss
Close

生平

班克羅夫特出生於麻省伍斯特,其父阿龍·班克羅夫特英語Aaron Bancroft一位論派牧師,曾參與美國獨立戰爭。班克羅夫特於13歲在菲臘斯埃克塞特學院畢業,進入哈佛大學,17歲畢業[1]。隨後赴德留學,在海德堡哥廷根柏林大學研究經書、古典文獻、歷史學、自然科學柏拉圖哲學,及德意志、意大利及法蘭西文學;習得阿拉伯語希伯來語通用希臘語。1820年,於哥廷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並未順遂其父意願投身傳教事業,而於哈佛大學擔任希臘語文學教授,投身文學及教育。1834年,完成《美國史》(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首卷[2],1835年移居春田市,完成第二卷,此後竭畢生精力將之完成,共10卷,完整而生動地敘述了自發現美洲至美國獨立的北美歷史,史料豐富,富於愛國情懷[3];亦著有兩卷《美國制憲史》,作為補充。班克羅夫特因而被視為美國史學的奠基者。

1837年,班克羅夫特步入政壇,受命負責波士頓港海關稅務。1844年代表民主黨參選麻省州長失敗,其政治主張包括吞併德薩斯、延伸「自由範圍」;作為民主黨員,卻反對奴隸制。1845年就任海軍部長,組建美國海軍學院[4]。1846年曾代行戰爭部長職務一個月,其間派扎卡里·泰勒南下至德薩斯和墨西哥間的爭議土地駐紮,為挑起美墨戰爭製造藉口。同年就任美國駐英國大使,1849年回國,淡出政壇,居住於紐約

1851年參與組建美國地理學協會,並擔任首任主席[5]。1863年成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6]。1866年被國會選中為遇刺的亞伯拉罕·林肯寫作悼詞。

1867年,被時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任命為駐普魯士大使,留居柏林七年。晚年居於華盛頓特區。1891年逝世。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