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是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科研機構,於201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1]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14年6月21日) |
2014年5月17日,未來網絡先導試驗網在合肥開通。[2]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主要功能是把糾纏光子發向全世界,從而實現完全保密的無線通訊。
2013年6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其首次完成的太空量子通訊實驗。[3]實驗完成於2010年或之前,實驗所用的德國衛星CHAMP發射於2000年7月,在2010年9月脫離軌道重返大氣層。量子科學衛星工程在2008年被中國科學院列為重大創新項目,2011年獲得立項。[4]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為全球首顆設計用於進行量子科學實驗的衛星。
2014年1月12日,量子通訊京滬幹線初步方案及概算通過評審,計劃用3年時間進行建設。[5]
2017年9月4日,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項目技術驗收評審會日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評審專家組聽取項目建設情況和分系統驗收情況,經質詢和討論認為項目已完成了預期的技術驗證和應用示範任務,同意通過總技術驗收。這意味着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已經具備開通條件。「京滬幹線」項目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高速高效率單光子探測、可信中繼傳輸和大規模量子網絡管控等關鍵技術,於去年底完成全線貫通,搭建了連接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的全長2000餘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全線路密鑰率大於20kbps。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興隆地面站的連接,全線密鑰率大於5kbps。[6]
2017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與奧地利科學院院長安東·塞林格通過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進行了一次視頻通話。據悉,這是歷史上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通話內容經過量子加密後無法破解。[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