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年度漢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年度漢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網絡媒體語言分中心、商務印書館、新浪網主辦,從2006年起,選出國內與國際兩個漢字,以「漢語盤點」的活動形式來為過去的一年作總結,用來表現該年世態和人們的感受。其目的在於擴大漢語影響、推進漢語傳播、彰顯漢語魅力,讓人們在關心世界和中國的同時,體會漢語豐富的文化內涵。[1]
屆次
Remove ads
紀錄
- 智在2016年成為過國際的年度漢字,之後於2024年又成為過國內的年度漢字。
- 目前有四個漢字不止一次成為過年度漢字,分別是漲、亂、爭、疫、穩和變。漲在2007年和2010年、穩在2019年和2022年兩度成為國內年度漢字。亂在2006年和2010年、爭在2008年和2013年、疫在2020年和2021年、變在2016年和2024年分別兩度成為國際年度漢字。
- 第一個國內年度漢字是炒,目前最後一個國內年度漢字是智。
- 第一個國際年度漢字是亂,目前最後一個國際年度漢字是變。
- 胡錦濤時期第一個國內年度漢字是炒,最後一個是控。
- 胡錦濤時期第一個國際年度漢字是亂,最後一個是債。
- 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第一個國內年度漢字是夢,最後一個是智。
- 習近平時期第一個國際年度漢字是衡,最後一個是變。
- 亂字同時還兩度成為台灣的年度漢字(2008及2019年)、2014年的新加坡年度漢字、2016年的香港年度漢字、2019年的美國年度漢字及2019年的法國年度漢字,是首個兩岸三地共同的年度漢字,同時也是第一個與歐美地區首個共同的年度漢字。
- 漲字同時還成為2022年台灣的年度漢字、2022年的新加坡年度漢字、2022年的馬來西亞年度漢字,是第一個與新馬地區首個共同的年度漢字。
- 和字同時成為2013年的香港年度漢字,屬中國國內與香港特區的第一個共同的年度漢字。
- 法字同時成為2015年的香港年度漢字,屬中國國內與香港特區的第二個共同的年度漢字。
- 2020年及2021年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使得疫同時成為2020年及2021年的中國國際年度漢字、2020年的台灣年度漢字、2020年的馬來西亞年度漢字、2020年的澳門年度漢字及2021年的香港年度漢字,同時也是首個兩岸四地共同的年度漢字及首個海外華人地區共同的年度漢字。
- 戰字同時兩度成為日本今年的漢字(2001年及2022年)及2018年的美國年度漢字,屬中國與日本及美國地區的第一個共同的年度漢字。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