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廣義上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各行業分為三個產業,農業為「第一產業」,是支持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
中國南方地區農田多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北方地區農田多以旱地為主,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中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熱量較低,降水偏少,以旱地作物種植為主,主要種植小麥。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其控制的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區繼續進行土地改革運動。1950年初期,中國政府基本完成了全國範圍內的土地改革。3億多農民無償分得土地、生產資料,並免除地租。此次改革結束了中國數千年封建地主制度。當時中國南方14省中,有12個省為糧食淨調出省,這些調出的糧食都調往北方[1]。
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做出《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農民和地主等個人一同失去土地所有權,僅有使用權。[2]至此農村土地收歸集體,個人不再擁有土地所有權。同年起推行的統購統銷政策,又使政府控制了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資源的生產和銷售。這項政策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通過抽取農產品和工業品之間的「剪刀差」等方式,農民被政府剝削,最終「一貧如洗」[3]。之後人民公社和文革期間人民勞動積極性不足,長期農產量萎縮並發生三年困難時期饑荒。而當時實行的全民計劃供給體制,除了糧食、布料外,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國農民基本被排除出日常物資供給。1970年,中國要求北方省份加快農業發展。[1]
1980年代改革開放中國政府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農作物私有化以調動人的勞動積極性,短時間內就解決了饑荒問題和奠定工業化社會所需的糧食供應穩定。之後引入地膜等農業科技大幅提高了農產量。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南方開始大規模發展工業產業,使得糧食生產減少。2003年,中國劃定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等13個省、自治區成為糧食主產區。北方糧食開始運往南方,稱為北糧南運[1]。21世紀後中國僅小麥產量成為世界第一,其次為印度美國。2005年中央下令廢除農業稅結束了2600年的「皇糧國稅」歷史。大致而言中國糧食產量至今依每年增產,官方也將糧食安全有最低自給自足能力奉為圭臬。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依舊是大米和大豆最大進口國[4][5]。
年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糧食生產 | 60635 | 61338 | 61954 | 62862 | 61546 | 62435 | 62515 | 63399 |
糧食消費 | 63414 | 64769 | 66153 | 68565 | 71006 | 71877 | 72678 | 73411 |
糧食自給率 | 96% | 94.7% | 94% | 91% | 86.6% | 86.8% | 86% | 86.3% |
穀物生產 | 54137 | 54696 | 55108 | 55904 | 56084 | 56942 | 57730 | 58103 |
穀物消費 | 53128 | 53890 | 54663 | 55447 | 56242 | 57048 | 57867 | 58696 |
穀物自給率 | 101.90% | 101.50% | 100.81% | 100.82% | 99.72% | 99.81% | 99.76% | 98.99% |
種植業主要分佈在中國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中國北方地區,農作物多為一年一熟、兩年三熟或一年二熟,主要農作物有小麥、花生、甜菜、玉米、大豆等;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南方地區,農作物多為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產物[7] | 1949產量(噸) | 1978產量(噸) | 1999 產量(噸) | |
1. | 糧食類 | 113,180,000 | 304,770,000 | 508,390,000 |
2. | 棉花 | 444,000 | 2,167,000 | 3,831,000 |
3. | 油菜 | 2,564,000 | 5,218,000 | 26,012,000 |
4. | 甘蔗 | 2,642,000 | 21,116,000 | 74,700,000 |
5. | 甜菜 | 191,000 | 2,702,000 | 8,640,000 |
6. | 烤煙草 | 43,000 | 1,052,000 | 2,185,000 |
7. | 茶業 | 41,000 | 268,000 | 676,000 |
8. | 水果 | 1,200,000 | 6,570,000 | 62,376,000 |
9. | 肉類 | 2,200,000 | 8,563,000 | 59,609,000 |
10. | 水產類 | 450,000 | 4,660,000 | 41,220,000 |
中國大陸主要商品糧基地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區、太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種植面積:112萬7400平方公里
林業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
中國畜牧業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五大牧區為: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內蒙古牧區和甘肅牧區。
產量:
漁業主要分佈在中國東部地區。東部沿海地區是中國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中國漁民在從事海洋捕撈時,與他國政府部門發生衝突的事件日益引起關注。中國和韓國之間的漁業衝突尤其嚴重。
農業科技化方面早在1973年間中國科學家袁隆平使用雜交水稻技術,首次育成三系雜交高產水稻,1975年國務院投入大批人力物力支持得以發揚光大。2004年超級雜交稻實現百畝示範產800公斤後中央下令全面推廣,2007年中國大陸的水稻產量為5億噸,目前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稻米生產國,各類稻種合計佔世界稻米35%產量。近代也開始用重離子束加速器、宇宙射線、伽馬射線等航天技術跨業支援,對農作物實施誘發突變育種,例如「魯原502小麥」等成功突變種出現,進一步提高產量。[9]
另一方面官方依然繼續加強增加農產量的方法,80年代起大量利用地膜技術增產,還使用基因工程技術,有自力研發也有和國際大糧商合作[10],但也在2007年後發生BT63基因改造水稻事件等意外事件,可總體前進路線不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