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府,中國北宋時設置的府。在今山東省境。 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將鄆州改為東平府,治所在須城縣(今山東省東平縣)。管轄今東平、汶上、梁山、平陰、肥城、陽穀、東阿等地。1128年,金朝立劉豫為齊帝,先治大名,後遷須城偽稱東京。 金朝為山東西路治所。元朝時,改為東平路。元末,朱元璋吳元年(1367年),復為東平府,須城縣為東平府治,壽張縣沿屬。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壽張縣分並須城、陽穀縣。洪武七年(1374年)十一月,東平府降為州,同時撤須城縣併入東平州,屬濟寧府[1]。 歷任長官 金朝東平尹 完顏昂(1138年—1144年) 唐括重國(1150年) 蒲察斡論(1152年—1153年) 紇石烈懷忠(1155年—1156年) 石抹榮(1159年—1162年) 徒單克寧(1168年—1169年) 烏古論三合(1174年—1175年) 蒲察鼎壽(1176年—1177年) 烏古論思列(1184年—1185年) 完顏守貞(1192年) 張萬公(1193年—1195年) 仆散琦(1197年—1199年) 烏古論誼(1203年—1204年) 烏林答與(1214年) 完顏弼(1215年—1216年) 蒙古綱(1217年—1221年) 孫邦佐(1223年)[2] 參考資料 [1]《明史·志第十七·地理二》 [2]吳廷燮《金方鎮年表》 這是一篇關於山東行政區劃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