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東尖嘴吸蜜鳥學名Acanthorhynchus Tenuirostris[2]是一種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森林林區發現的吸蜜鳥,同時該鳥在悉尼墨爾本的城市花園地帶也有分佈。東尖嘴吸蜜鳥長約15釐米;羽毛是鮮明的黑色、白色及栗色;眼睛為紅色;鳥喙向下彎曲。

快速預覽 東尖嘴吸蜜鳥, 保護狀況 ...
東尖嘴吸蜜鳥
Thumb
雄性
Thumb
雌性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吸蜜鳥科 Meliphagidae
屬: 尖嘴吸蜜鳥屬 Acanthorhynchus
種:
東尖嘴吸蜜鳥 A. tenuirostris
二名法
Acanthorhynchus tenuirostris
萊瑟姆,1802年)
亞種

Acanthorhynchus tenuirostris cairnsensis
Acanthorhynchus tenuirostris dubius
Acanthorhynchus tenuirostris halmaturinus
Acanthorhynchus tenuirostris tenuirostris

關閉

分類

最初在1802年時,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將這種鳥命名為「東尖嘴旋木雀」(Certhia Tenuirostris)。[3]它同西澳大利亞發現的西尖嘴吸蜜鳥同是尖嘴吸蜜鳥屬(Acanthorhynchus),而尖嘴吸蜜鳥屬也僅僅只有這兩種鳥類。跟其他吸蜜鳥一樣,東尖嘴吸蜜鳥也屬於吸蜜鳥科。根據最近的DNA研究發現,雀形目下的吸蜜鳥科鳥類與斑啄果鳥科鳥類(例如:澳大利亞知更鳥)夠具有鴉總科鳥類的特性,因而有生物學家正在考慮重新定義鴉總科。

簡介

雄性東尖嘴吸蜜鳥通常身長13至16釐米,其頭部為黑色,並有一個狹長並向下彎曲的鳥喙;前頸為白底羽毛並綴有一塊紅色補丁狀羽毛;眼睛為紅色的虹膜。它的後頸部為棕紅色;背部為灰褐色;腹部為淡肉桂色。黑色的尾巴上有白色的橫向條紋。雌性東尖嘴吸蜜鳥及雛鳥的顏色比較單調,而且體型也要小很多。東尖嘴吸蜜鳥的叫聲急促且尖銳。[4]

分佈及棲息地

東尖嘴吸蜜鳥常在乾燥的硬葉森林灌木林石楠荒野被發現,它們分佈於北昆士蘭地區南部的庫克敦(Cooktown)、新南威爾斯州大分水嶺東部地區、維多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東部的富林德斯山脈(Flinders Ranges)地區和整個塔斯馬尼亞州。東尖嘴吸蜜鳥適應性極強,在有充足植被覆蓋和食物來源的城市公園內也可以生存。

繁殖

東尖嘴吸蜜鳥的繁殖季節從8月一直持續到12月,每對東尖嘴吸蜜鳥會產下一到兩窩雛鳥。鳥巢一般是以草或樹皮搭建的杯型建築,內襯羽毛。東尖嘴吸蜜鳥的鳥巢一般搭建在灌木叢或濃密的小喬木上。東尖嘴吸蜜鳥一窩會產下1到4枚蛋,多數為2枚。蛋為粉色並點綴有醬色斑點,斑點為17×13毫米大小。[5]東尖嘴吸蜜鳥鳥蛋由母鳥孵化,需要13到16天;雛鳥孵化出來後有雌鳥、雄鳥共同養育並清理糞便。

飲食

東尖嘴吸蜜鳥的食物以花蜜為主,包括桉樹歐石楠班克木斑克木等植物的花朵;[6]當然它們也採食小型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現在,東尖嘴吸蜜鳥也能食用一些澳洲外來植物的花蜜,例如:倒掛金鐘[7]

參考文獻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