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羽毛球聯會(英語:World Badminton Federation),原羽毛球組織,於1978年2月成立,1981年5月26日與國際羽毛球聯會(現稱羽毛球世界聯會,BWF)合併後停止運作。
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的國際羽毛球聯會(國際羽聯,IBF)一直是管理國際羽毛球的機構。幾個國家對國際羽聯的數項政策不滿:國際羽聯接受中華民國為國家組織;拒絕因南非政府的種族隔離政策而中斷南非的會員資格及拒絕修改國際羽聯章程中的不合理條款。這幾個國家在非IBF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帶領下,成立世界羽毛球聯會。
於1977年9月召開由亞洲羽毛球聯會由發起的會議,提出了成立世界羽毛球聯會。同年11月,在世界羽聯籌委會第二次會議上,非洲羽毛球聯合會宣佈退出國際羽聯。1978年2月在香港召開的第3屆會議上正式宣佈成立世界羽毛球聯會。幾乎全部來自亞洲和非洲的二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世界羽聯:孟加拉國、汶萊、中國、加納、圭亞那、香港、印度、伊朗、肯雅、馬來西亞、毛里裘斯、尼泊爾、尼日利亞、朝鮮、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斯里蘭卡、坦桑尼亞、泰國和贊比亞。 奧地利、法國、墨西哥(代表泛美羽毛球聯合會)、瑞典、聯邦德國和南斯拉夫派出沒有投票權的觀察員列席會議。
在中華民國主管組織更改名稱為「Chinese Taipei Association(中華台北羽球協會)」及國際羽協禁止南非羽毛球協會參加湯姆斯盃、優霸盃和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後,兩個羽毛球聯合會決定合併。
1981年3月舉行了特別會議,投票結果57對4支持合併。1981年5月26日,世界羽毛球聯會正式與國際羽毛球聯會正式合併。[1][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