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神宮(印尼語:Vihara Bodhisatva Karaniya Metta,意為「慈悲菩薩廟」;潮州話:Sa Sin Keng),位於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坤甸市老埠頭,周圍多為華裔潮州人居住之地。最初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是西加地區最為古老的佛教寺廟,也是婆羅洲最負盛名的媽祖廟之一。
三神宮原位於坤甸卡江(Sungai Kapuas)旁勝喜路(今Jalan. Sultan Muhammad)南側,後遷來現在的地方。隨後同「大伯公廟」與供奉哪咤三太子的「太子爺廟」合在一起,稱為「三神宮」。宮內後有廣東肇慶會館所贈歌頌媽祖賜福的匾額「恩湛海甸」,後華人遂命名此地為「坤甸」。
三神宮正座(天后聖母)係在清康熙十二年(1679年)由中國僑民南遷至勝喜路。1904年,華商總會領導各商家協助,由黎金祥熱心捐贈土地作為建廟之用,隨後由華商總會聘請十八位中國僑民前來建廟。
1939年日軍南侵時,該宮幸有宮主父親林亞豹竭力維持運作。194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促商會在廟旁的空地建造一座學校(今育德女校)。1972年首次重修之時,由四位婦人贊助包修。1990年為響應政府的91年旅遊號召,三神宮迎接來了一次更大的修建。
1990年9月1日宣佈開工重修三神宮,至11月正式動工,當時只完成了屋頂底板牆壁以及七層塔。1991年12月24日停工。1992年農曆二月初九,曾杏娥女士接手宮內外,如天公爺、南北斗、天官賜福、門神、全宮內壁圖、葫蘆、神桌、媽祖全身以及太子爺全身,存下南海觀音以及佛祖全身(於當年二月份整修)。
1990年,宮內的天地神爐、媽祖神牌、神龕、全身寶蓮燈、媽祖神前四隻圓柱、全宮周圍屋頂主柱(用藤圈成)花瓶、古鐘(乾隆54年),還有媽祖、伯公、太子爺抬轎2頂以及石磬,寄放至西加孔教會保存(至今未交回)。[1]
2012年9月24四日(農曆八月初九),在時任三神宮外交理事人曾杏娥女士的領導下,三神宮開始了第二次重修。第二次重修後,三神宮的建築構造有了新的變化。佈局上,採取了「四方天地久久長,後山更比前山高」的理念。
第一, 在位於本座的媽祖廟兩側的「龍井」與「虎井」的上方開闢了天井,使得陽光透過天井能夠照射到廟堂內。這種巧妙利用自然光線並且對古體建築本身無任何損壞的技術手段在眾多的中式廟宇中實屬罕見。第二,在三神宮的後部殿堂加高,使得在側面看起來是後一層比前一層更加高的疊層格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