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良(1953年),安徽宣城人,中國政治社會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澳洲國立大學亞太研究院通訊研究員,兼任浙江大學等高校的榮譽教授或顧問教授。

快速預覽 丁學良, 性別 ...
丁學良
Thumb
性別
出生1953年
 中國安徽南部宣城(今宣州)金寶圩村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語言普通話
英語
母校金寶圩三岔路小學
宣城中學
合肥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
哈佛大學
職業學者
學歷
關閉

生平

丁學良13歲考入安徽省宣城中學並主動投身到當時家鄉的文革當中,是最年輕的紅衛兵之一。當時丁學良主要負責「文攻」,擔任當地紅衛兵報紙主編。等到官方逮捕鬧事的學生領袖時,因年紀小而「逃過一劫」。  

1968年「上山下鄉」後,丁學良因家境貧寒,屬於「出身好」的背景,被選入「革命委員會」做文書工作。五年後,再以「工農兵學員」身分,到合肥工業大學。但基本上無法好好讀書,學生經常按照官方運動方向,天天批判鄧小平等中共高層,直到文革結束。

復旦大學攻讀碩士期間的論文受到于光遠蘇紹智的賞識,1982年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丁學良差點沒有拿到他在國內的哲學碩士學位,因為當時他的論文題目是社會哲學範疇內相當敏感的話題,大意是社會主義社會需要將人道主義作為社會的基本價值之一。[1]1983年,丁學良的碩士論文《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觀」概覽》出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屆「中青年社會科學獎」一等獎,獲得留學美國的機會。1984年赴哈佛大學留學,1987年獲得碩士,1992年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師從社會思想大師丹尼爾·貝爾

畢業後在澳洲國立大學高等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然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2006-2008學年期間,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在北京從事有關區域競爭力和全球人才流動項目的研究,以及中美在和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兩大領域裏的學術交流;同時期,他還兼任中國政法大學等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2008年9月,他回到香港科技大學。

丁學良在環太平洋諸國家和地區從事比較現代化的研究和教學,先後工作於哈佛大學本科生院、澳洲國立大學亞太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他獲得的學術性質獎勵和資助包括美國匹茲堡大學「大學校長研究獎學金」、「哈佛大學獎學金」、「福特基金會個人研究基金」、「澳洲國立大學-北京大學學術交流年度基金」、香港「大學研究基金會」等。

丁學良的英文、中文著作和論文分別由劍橋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聯經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The China Journal, Asian Survey, Crime, Law & Social Change等發表。

言論

余杰敘述有關於海外華人的愛國主義,其文章中提到,丁學良曾經談到一大批海外華人所宣揚的 「愛國主義」時說[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在這些人的『愛國主義』的民族主義下面,其實有一種深層的、不易被人覺察的自私心理。他們只願意享受中國『國家強大、原子彈、國際地位』這些國際實力方面給他們這樣的中國人——已經成為他國公民,定居西方,但仍被白種人看作中國人——所能夠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亦即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和面子。但是,他們本身卻絲毫不願意承受普通中國老百姓為支撐國家的實力所承受的可怕負擔和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尤其在道德上不能接受的是:每當普通的中國老百姓在可怕的負擔和代價的重壓下發出呻吟和微弱的抗議聲的時候,這些海外的愛國主義者還要大加指責。」

2005年10月接受《中華工商時報》採訪時提出「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國內有的著名經濟學家連在國際上最好的50個經濟系裏當研究生的資格都不夠」,引起廣泛的關注和爭議。[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