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lock Origin

內容與廣告攔截附加元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UBlock Origin

uBlock Origin(發音yoo-block/ˈjblɒk/)是一款知名的自由、開源跨平台內容過濾瀏覽器擴充套件,uBlock Origin預設會移除所有廣告和網站追蹤器,並提供用戶自行實施內容過濾的選擇[4][5]。該擴展可在多款瀏覽器上使用,包括ChromeFirefoxEdgeOpera[6]

快速預覽 原作者, 開發者 ...
uBlock Origin
Thumb
Thumb
uBlock Origin彈出介面
原作者Raymond Hill(gorhill)
開發者目前:
Raymond Hill
過去:
Deathamns、Chris Aljoudi、Alex Vallat
首次發佈2014年6月23日,​10年前​(2014-06-23[1]
目前版本
  • 1.62.0(2025年1月1日)[2]
編輯維基數據連結
原始碼庫 編輯維基數據連結
程式語言JavaScript
作業系統跨平台
語言44[3]種語言
類型Mozilla 擴充套件
Google Chrome 擴充套件
Microsoft Edge 擴充套件
許可協定GPLv3+
網站uBlock Origin
github.com/gorhill/uBlock/
關閉

uBlock Origin是一款高效率的廣告攔截工具,只需使用超低的記憶體和CPU使用量,並且曾獲得多家技術網站的讚譽,其主記憶體佔用比起同類型的擴充套件少上許多[7][8][9][10]。uBlock Origin目前由其創始人和主要開發者Raymond Hill開發和維護[11]

歷史

uBlock

Thumb
uBlock

uBlock Origin最初名為「μBlock」。名稱後來被更改為「uBlock」以避免「µBlock」中「µ」的發音引致混亂。開發從基於HTTP Switchboard英語HTTP Switchboard代碼庫分支和另一個為進階用戶設計的名為uMatrix的攔截擴充套件開始。[12]uBlock是為利用社區維護的黑名單英語Blacklist (computing)(又稱為「封鎖列表」)而開發,[13]同時增加功能和將代碼質素納入到發佈英語Release engineering標準。[14]

uBlock於2015年4月由最初的開發者Raymond Hill放棄並轉移給Chris Aljoudi[15]。Hill自己分支一個專案回來維護並使用[16]。這個版本後來改名為uBlock Origin,完全脫離了Aljoudi的uBlock[17]。在專案分裂後不久,Chris Aljoudi建立了ublock.org用以寄存uBlock、宣傳該擴充套件和請求捐助。對此,uBlock的創始人Raymond Hill表示「ublock.org所尋求的捐款不會使那些對uBlock Origin建立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受益。」[18]

該專案最後的原始碼提交發生在2015年8月。[19]網站的安全證書已於2016年5月過期,並於2016年6月30日續訂。2018年7月,uBlock被AdBlock開發商收購。[20]

uBlock Origin

Thumb
uBlock Origin

Raymond Hill是uBlock的創始人和原始作者,它目前繼續在名為uBlock Origin的擴充套件上工作,這有時被縮寫(風格化)為「uBlock₀」。[21]截至2016年12月,uBlock Origin Chrome擴充套件擁有700萬活躍用戶,Firefox版本有250萬活躍用戶。[22][23]

根據Sourcepoint與comScore英語comScore的聯合調查報告顯示,在截至2015年8月的10個月跟蹤期內,它的成長率為833%,在已列出軟件中成長最快。[24]該報告將成長歸因於用戶對純粹封鎖軟件的需求,而不想要有「可接受廣告」的程式。[25]

2016年1月,uBlock Origin被加入到Debian 9和Ubuntu 16.04的代碼庫[26][27]。2016年5月,該擴充套件被Mozilla選為「本月精選」。[28]

Ellis Tsung (el1t)於2016年12月9日發佈了用於MacOS Safari瀏覽器的uBlock Origin。[29]

Nik Rolls於2016年12月11日正式發佈了用於微軟Edge瀏覽器的uBlock Origin。[30] 此專案拒絕捐款。[18]

功能

封鎖和過濾

uBlock Origin支援Adblock Plus大多數的過濾規則語法和訂閱列表,並預設啟用流行的過濾規則列表EasyList和EasyPrivacy。用戶還能匯入社羣提供的過濾列表,和hosts檔案來過濾內容。此外,uBlock Origin可以動態過濾指令碼和iframe、選取並隱藏網頁元素。截至0.8.7.0版,uBlock Origin中的動態過濾能完全替代RequestPolicy等附加元件。[31]

日益成長中,uBlock Origin已添加了許多uBlock沒有的功能,例如:色盲模式、動態URL過濾、紀錄檔和附屬的DOM Inspector、私隱選項(如停用超連結監測、停用預先載入模式)、按網域切換是否:封鎖彈出式視窗、封鎖大型媒體元素、啟用元素過濾規則、封鎖字型、封鎖指令碼。[32]

效能

技術網站和用戶對uBlock的評論認為,該擴充套件相比提供類似功能的擴充套件(諸如Adblock Plus)佔用更少的資源。[33]2015年8月對十款封鎖擴充套件進行的效能指標測試英語Benchmark (computing)顯示,uBlock Origin在測試擴充套件中能最有效率地利用資源。[34]

uBlock會測探每個網頁所需的樣式資源,而不是採用普適性的樣式表。該擴充套件將用戶啟用的過濾規則建立一份快照。與每次都從快取檢索過濾規則相比,這有助於加快瀏覽器的啟動速度。[35]

支援的平台

uBlock Origin為各大主要瀏覽器排版引擎的應用程式積極開發。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