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鼻瘜肉(英文又稱Nasal Polyp, NP,中文又稱鼻肉芽腫)是在鼻子或鼻竇裏生長的肉芽腫,大多是未癌化的良性組織。[1]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嗅覺喪失、味覺變差、鼻涕倒流以及流鼻涕。 一般的鼻瘜肉外觀大多呈現袋狀、無痛的突起肉芽。 一般而言患者的雙側鼻孔都會同時有鼻瘜肉。 有時候也可能同時發生臉部的疼痛,[1]或是導致鼻竇炎。[2]
Nasal polyps | |
---|---|
鼻瘜肉 | |
類型 | 息肉病[*]、nose disease[*]、息肉、nasal cavity neoplasm[*]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Otorhinolaryngology |
ICD-11 | CA0J |
ICD-10 | J33 |
ICD-9-CM | 471 |
MedlinePlus | 001641 |
eMedicine | ent/334 ent/335 |
MeSH | C09.603.557 |
鼻瘜肉的成因至今不明。 罹患過敏、纖維性囊種、對阿士匹靈過敏以及其他感染症的患者,較容易罹患。鼻瘜肉是鼻黏膜的過度生長。藉由鼻腔的視診與電腦斷層檢查能夠協助診斷。[1]
治療鼻瘜肉的方式有許多,一般像是使用含有類固醇的鼻噴劑。 如果治療成效不佳,應該考慮進行鼻瘜肉切除手術。 即便在切除之後,鼻瘜肉還是有可能會復發。抗組織胺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但對於治療疾病並沒有幫助。 如果沒有感染的狀況,並不需要例行給予抗生素。 全球大約有百分之四的人正受到鼻瘜肉的困擾,有將近40%的人,一生中都有機會會長出鼻瘜肉。 大多數的患者在20歲之後發現鼻瘜肉,而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數量較多。[1]
目前的辦法,包括利用電燒灼(Electric Cauterization)手術縮小之或是內視鏡(Endoscopy)手術切除之合併鼻中膈彎曲校正並且給予病因治療。對患有嚴重全身性疾病者,手術應慎重或延緩。鼻內窺鏡技術使術後復發率大大降低。對初期的病變(初期,不嚴重的鼻瘜肉)也可以酌情考慮激素藥物噴劑。[3]
手術傷口恢復後的健康維護(Maintenance)可以考慮口服藥物合併鼻噴劑治療。[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