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痺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 PSP)是公認的四種貝毒症候群之一,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主要與雙殼軟體動物(如貽貝蛤蜊牡蠣扇貝)有關。這些貝類是濾食性動物,會累積神經毒素,主要是由甲藻矽藻藍藻等微小藻類產生的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 ,STX)。[1] 亞歷山大藻屬雙鞭毛藻是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石房蛤毒素產生者,是亞北極、溫帶和熱帶地區產生麻痺性貝毒藻華的罪魁禍首[2]。 大多數有毒藻華都是由形態種鏈狀亞歷山大藻英語Alexandrium catenella(Alexandrium catenella)、塔瑪亞歷山大藻英語Alexandrium tamarense(Alexandrium tamarense)、Gonyaulax catenella和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fundyense)引起的[3], 它們共同組成了亞歷山大藻種群。[4] 在亞洲,麻痺性貝毒主要與 Pyrodinium bahamense 物種的出現有關。[5]

有些河豚,包括膨脹單孔魨,也含有石房蛤毒素,因此食用會造成傷害。[6]

麻痺性貝毒在許多種不同的貝毒中毒事件屬最嚴重,因其強烈毒性,經常造成消費者的中毒死亡事件,同時發生案例的廣佈性與高發性,各國在水產品檢驗項目中莫不對麻痺性貝毒特別重視。

麻痺性貝毒與藍藻

真核雙鞭毛藻和原核藍藻(通常稱為藍綠藻)會產生麻痺性貝毒毒素(其中最常見的是石房蛤毒素)。在淡水海洋生態系中,藍綠藻產生的石房蛤毒素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毒素的累積貢獻最大。在藍綠藻中,藻毒素的生物合成過程非常明確,而在甲藻中,藻毒素的生物合成過程大多還不清楚。放射性同位素追蹤實驗研究了藍藻甲殼素的生物合成過程,結果顯示這種合成過程非常複雜,涉及許多步驟、酵素和化學反應。起始試劑 L-精胺酸經過幾個化學反應(其中一個罕見的化學反應稱為克萊森酯縮合反應),經過四個中間產物,最終形成石房蛤毒素[7]

澳洲淡水貽貝 Alathyria condola 極易累積神經毒素。每100克貽貝在與環狀藍藻(Anabaena circinalis)接觸2到3天後,可能會含有80微克以上的神經毒素,這一含量足以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威脅。[8]

野生海洋哺乳動物體內的麻痺性貝毒

阿拉斯加海獺的主要獵物之一大石房蛤(Saxidomus gigantea)作為一種化學防禦機制會生物累積石房蛤毒素,因此麻痺性貝毒被認為可能是導致海獺死亡和發病的原因之一[9]。此外,攝取含有石房蛤毒素鯖魚也與座頭鯨的死亡有關。[10]

地中海地中海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11]被懷疑死於麻痺性貝毒的其他案例也受到質疑, 因為缺乏額外的檢測來排除其他致死原因。[12]

歷史

關於麻痺性貝毒中毒事件,在十七世紀時的北美與歐洲已有類似事件的記載[13],但是當時對病因仍不清楚,直到1928年Meyer等人在報告中對麻痺性貝毒中毒的症狀加以描述[14],並推測毒素的來源可能來自於渦鞭毛藻;隨後又由餵食毒藻的貽貝實驗中得到上述假說的証實[15],而麻痺性貝毒一系列毒素的化學結構也在1957年由石房蛤(Saxidomus giganteus)中所分離出的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首次確認[16],其分子式為 C10H17N7O4

內部連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