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
荷兰南荷兰省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荷兰南荷兰省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鹿特丹(荷蘭語:Rotterdam,荷蘭語:[ˌrɔtərˈdɑm] (ⓘ))是荷蘭南荷蘭省的城市,是荷蘭第二大城市,位於荷蘭的南荷蘭省,新馬士河畔。其名稱來自於在市中心注入新馬士河的小河鹿特河、以及荷蘭語的「壩」(Dam)。
鹿特丹 Rotterdam | |
---|---|
城市與市鎮 | |
綽號:Rotown, Roffa, Rotjeknor, Nultien | |
格言:Sterker door strijd(以戰自強) | |
鹿特丹在南荷蘭省的位置 | |
坐標:51°55′N 4°30′E | |
國家 | 荷蘭 |
省分 | 南荷蘭省 |
行政區 | |
政府[1] | |
• 行政機構 | 市議會 |
• 市長 | 艾哈邁德·阿布塔利布 (PvdA) |
• 市政委員 | 名單
|
面積[2][3] | |
• 市鎮 | 324.14 平方公里(125.15 平方英里) |
• 陸地 | 217.55 平方公里(84.00 平方英里) |
• 水域 | 106.59 平方公里(41.15 平方英里) |
• 蘭斯台德地區 | 3,043 平方公里(1,175 平方英里) |
海拔[4] | 0 公尺(0 英尺) |
人口(2023年1月1日)[6][7][8] | |
• 市鎮 | 664,311人 |
• 密度 | 2,995人/平方公里(7,760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1,273,385 |
• 都會區 | 2,390,101 [a] |
• 蘭斯台德地區 | 8,366,078 |
居民稱謂 | Rotterdammer |
時區 | CET(UTC+1) |
• 夏時制 | CEST(UTC+2) |
郵政代碼 | 3000–3099 |
電話區碼 | 010 |
網站 | www |
至少公元900年左右,在匯入沼澤的鹿特河(Rotta,由代表「泥濘」的Rot和代表「水域」的詞綴a組成,意為泥濘的水域)的下游便有人居住了。1150年前後,為了抵禦洪水,當地居民開始修建堤壩。1260年左右,人們在在鹿特河上建成了一座大壩,是為Dam on the Rotte或Rotterdam;此即為鹿特丹名字的起源。
1340年,鹿特丹被授予城市自治權,當時居民約有2000人。不久,一條連接鹿特丹和荷蘭北方市鎮的運河開通,大大促進了鹿特丹航運事業的發展,使之漸漸成為了荷蘭、英格蘭和德國之間重要的貨運中轉中心。此後,鹿特丹作為貨運港的地位不斷增強,並成為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六處辦公室的所在地之一。19世紀,在人口的急劇增加的同時,鹿特丹的海運業達到全盛,成為歐洲最重要的貨運港口之一。19世紀末全歐洲最高的建築就在鹿特丹。
1940年5月10日,德國入侵荷蘭;為了迫使荷蘭投降,德軍對鹿特丹進行了狂轟濫炸並威脅轟炸其它城市。鹿特丹市中心的建築物幾乎全部被毀,800多人遇難。奧西普·扎德金後來為被毀後的鹿特丹設計了一座叫做「沒有心的城市」(Stad zonder hart)的塑像,這座塑像今天位於城市的北部。
從1950年代到1970年代鹿特丹被重建,但整個城市依然相當空曠。1980年代中市政府開始主動規劃城市建設,在市中心建立了一個以新式建築為主的新的天幕。1990年代裏城市在河南岸建立了一個新的商業中心。
鹿特丹被新馬斯河一分為二,南北兩側的連接包括(由西到東依序為):荷比盧隧道(Beneluxtunnel),馬斯隧道(Maastunnel),伊拉斯謨橋,一條地鐵隧道,威廉鐵道隧道(Willemsspoortunnel),威廉大橋,皇后橋(Koninginnebrug),以及范布里嫩諾德橋(Van Brienenoordbrug)。鹿特丹市中心位於新馬斯河的北岸,後隨着都市擴張,市中心區域漸漸擴展到鹿特丹南岸的北側(De Kop van Zuid)。
鹿特丹的氣候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Cfb),是典型的荷蘭海岸城市,相對內陸地區較為濕潤。鹿特丹夏季氣溫時常突破30 ºC,冬季也常下探-5 ºC。下方表格是鹿特丹海牙機場所測得的氣候資訊。因為熱島效應的關係,鹿特丹市區的溫度普遍略高於機場測候站。
鹿特丹氣候數據(1991年-2020年平均值)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4.2 (57.6) |
18.7 (65.7) |
23.8 (74.8) |
28.7 (83.7) |
32.7 (90.9) |
33.8 (92.8) |
38.9 (102.0) |
34.9 (94.8) |
32.5 (90.5) |
26.0 (78.8) |
19.3 (66.7) |
15.6 (60.1) |
38.9 (102.0) |
平均最高溫 °C(°F) | 11.9 (53.4) |
12.7 (54.9) |
16.9 (62.4) |
22.4 (72.3) |
26.2 (79.2) |
29.2 (84.6) |
30.7 (87.3) |
30.1 (86.2) |
25.4 (77.7) |
20.9 (69.6) |
15.6 (60.1) |
12.5 (54.5) |
32.6 (90.7) |
平均高溫 °C(°F) | 6.4 (43.5) |
7.1 (44.8) |
10.3 (50.5) |
14.3 (57.7) |
17.9 (64.2) |
20.6 (69.1) |
22.7 (72.9) |
22.6 (72.7) |
19.3 (66.7) |
14.9 (58.8) |
10.2 (50.4) |
7.0 (44.6) |
14.4 (57.9) |
日均氣溫 °C(°F) | 4.0 (39.2) |
4.4 (39.9) |
6.7 (44.1) |
9.7 (49.5) |
13.2 (55.8) |
16.0 (60.8) |
18.2 (64.8) |
18.0 (64.4) |
14.8 (58.6) |
10.9 (51.6) |
7.0 (44.6) |
4.1 (39.4) |
10.7 (51.3) |
平均低溫 °C(°F) | 1.3 (34.3) |
1.1 (34.0) |
2.4 (36.3) |
4.8 (40.6) |
8.1 (46.6) |
11.0 (51.8) |
13.2 (55.8) |
12.9 (55.2) |
10.5 (50.9) |
7.2 (45.0) |
3.9 (39.0) |
1.4 (34.5) |
6.7 (44.1) |
平均最低溫 °C(°F) | −6.5 (20.3) |
−5.8 (21.6) |
−3.6 (25.5) |
−1.7 (28.9) |
1.7 (35.1) |
5.5 (41.9) |
8.6 (47.5) |
8.4 (47.1) |
5.4 (41.7) |
1.0 (33.8) |
−2.3 (27.9) |
−5.4 (22.3) |
−9.0 (15.8) |
歷史最低溫 °C(°F) | −17.1 (1.2) |
−16.5 (2.3) |
−13.4 (7.9) |
−6.0 (21.2) |
−1.4 (29.5) |
0.5 (32.9) |
3.6 (38.5) |
4.6 (40.3) |
0.4 (32.7) |
−5.1 (22.8) |
−9.0 (15.8) |
−13.3 (8.1) |
−17.1 (1.2)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71 (2.8) |
66 (2.6) |
57 (2.2) |
42 (1.7) |
56 (2.2) |
69 (2.7) |
79 (3.1) |
92 (3.6) |
90 (3.5) |
87 (3.4) |
88 (3.5) |
86 (3.4) |
882 (34.7) |
平均降水天數(≥ 1 mm) | 12 | 10 | 12 | 9 | 9 | 10 | 10 | 10 | 12 | 12 | 13 | 13 | 131 |
平均降雪天數 | 6 | 5 | 4 | 2 | 0 | 0 | 0 | 0 | 0 | 0 | 2 | 4 | 22 |
平均相對濕度(%) | 88 | 85 | 83 | 78 | 77 | 79 | 79 | 80 | 84 | 86 | 89 | 89 | 83 |
月均日照時數 | 69.6 | 89.9 | 143.4 | 192.9 | 226.2 | 216.0 | 221.2 | 202.5 | 152.9 | 115.1 | 66.8 | 55.5 | 1,752 |
數據來源1: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1991年-2020年平均值,1971年-2000年降雪天數平均值)[10] | |||||||||||||
數據來源2: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 (1971年-2000年極端天氣數據)[11] Infoclimat [12] |
由於55%的市民屬於低收入,鹿特丹市具有典型的城市問題。鹿特丹與其他荷蘭的城市一樣,原本是以基督徒為主的城市,但是近些年以來,世俗化進程加劇,鹿特丹原本的基督教人口不斷減少。同時,由於北非穆斯林移民生育率超高,伊斯蘭教在鹿特丹得到快速發展,穆斯林人口在鹿特丹佔有很大比例,而且仍在繼續上升。
鹿特丹居民約半數為無特定宗教信仰,其餘有信仰者以基督教(含天主教、新教及其他教派,36.3%)、伊斯蘭教(13.1%)和印度教(3.3%)信徒為大宗。
鹿特丹自1795年開始主持抗辯派自由派新教徒兄弟會的總會。1955年,天主教鹿特丹教區自哈勒姆教區獨立後,便一直是鹿特丹主教的主教教區。2010年,埃薩拉清真寺(Essalammoskee)竣工,可容納1,500人,是荷蘭最大的清真寺。
按1999年1月1日的統計數據鹿特丹304.2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6.44平方公里),總人口598,923人(2004年1月1日)。
除市中心外鹿特丹還包括以下分區:沙爾洛斯、代爾夫斯哈芬、飛燕諾、希勒赫斯貝赫-斯希布魯克、荷蘭角港、霍赫弗利特、愛塞蒙德、克拉靈恩-克羅斯韋克、鹿特丹北、上斯希、佩爾尼斯、普林斯亞歷山大、羅曾堡;以及以下這些工業和港口地區:博特萊克(Botlek)、埃姆哈芬港區(Eemhaven)、歐洲港(Europoort)、馬斯弗拉克特(Maasvlakte)、斯潘瑟波爾德(Spaanse Polder)、豐德靈恩普拉特(Vondelingenplaat)、瓦爾哈芬(Waalhaven)。
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港口,它是遠洋貨物進出歐洲的大門。1980年代曾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但是1990年代起,隨着亞洲港口的興起,其排名不斷下滑,至2010年為世界第10。
鹿特丹港最重要的部分是石油工業和一般的貨物運輸。它是歐洲向和從世界其它地區運輸大批量貨物的主要港口。從鹿特丹貨物可以裝入海輪、河輪、火車和汽車。從2000年開始一條連接鹿特丹與德國的高速鐵路開建。市區西部有很大的煉油廠。通過馬士河和萊茵河鹿特丹與內陸的連接非常好。
在20世紀的前半葉中鹿特丹港口的活動不斷向北海推近。從鹿特丹到北海挖了一條運河來避開比較淺的萊茵河。這條運河是1872年建成的,此後許多工業在這條運河的兩岸立足。
通過在運河口建立的歐洲港和在北海內建立的馬斯弗拉克特鹿特丹的港口被擴大很多。1990年代中關於建立一個第二個馬斯弗拉克特的問題引起了很大的政治爭議。這個擴大從2004年夏開始動工,部分費用由政府支付。
鹿特丹有一所大學(Universiteit),即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經常被習慣性稱為「鹿特丹大學」。該校是以歷史上一位著名的鹿特丹人、荷蘭十五世紀的人文主義哲學家伊拉斯謨命名的。鹿特丹大學在世界大學各類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鹿特丹大學被《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評為歐洲前十的頂尖大學。2014年,鹿特丹大學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列為歐洲第20位,世界第73位,其中社會科學為世界第47位,臨床與健康為世界第37位。
鹿特丹大學設有鹿特丹管理學院、伊拉斯姆斯經濟學院、伊拉斯姆斯法學院、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國際社會科學研究所等院所。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和醫學院在荷蘭處於第一的位置。尤其是鹿特丹管理學院是荷蘭商學院最高學府,在荷蘭被稱為歐洲的哈佛,處於絕對第一的位置,位列歐洲研究三強之首,在國際商學院頂級雜誌發表論文數量長期歐洲第一。還有全歐洲最大的學生聯合會-STAR Study Association RSM Erasmus University。
鹿特丹大學分成位於城市西部的Woudestein和城市東部的Hoboken兩個校區。在全歐洲和全世界都享有聲譽的鹿特丹管理學院位於Woudestein校區;醫學部則位於Hoboken校區,同在一個校區還有兩所附屬醫院,它們和鹿特丹大學的醫學部共同組成「伊拉斯謨醫學中心」(Erasmus MC)。
2001年鹿特丹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城市有它自己的交響樂團、一個大會議堂和多個劇院。市南有一個可以召開流行音樂會、展覽、網球比賽等活動的中心。市北有一個動物園。市內還有一個海洋水族館。雅各布斯·約翰內斯·彼得·奧德是鹿特丹的著名建築師。
鹿特丹有一個藝術學院。
鹿特丹近年來獲得了一些新生,市內的建築項目為城市帶來了新的夜生活。夏季市內舉辦多個多文化的藝術節。此外市內一月舉辦國際電影節,六月詩歌節等等。
鹿特丹的自我認識是它是一個不華浮的工人城市。它經常與被看作是荷蘭的藝術首都的阿姆斯特丹競爭。
鹿特丹有許多博物館;著名的博物館有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新研究所(The New Institute,由原荷蘭建築研究所NAI等機構合併而成)、沙博博物館、鹿特丹歷史博物館(Historisch Museum)、民俗博物館(Volkenkundig Museum)、藝術廳(由雷姆·庫哈斯設計)、當代藝術中心(Witte Corneliszoon de With)[14]、鹿特丹海事博物館[15]以及消防隊博物館(Brandweermuseum)。
其他博物館包括稅務博物館(tax museum)、鹿特丹自然史博物館、歷史博物館Dubbelde Palmboom以及Schielandhuis,還有在歷史上的造船廠和博物館Scheepswerf De Delft、重建的戰列艦De Delft可供參觀[16]。
鹿特丹有荷蘭最高的建築,高160米。這裏也有許多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師和他們的公司和有名的建築學院。連接南北鹿特丹的伊拉斯謨橋是一座單塔斜拉橋,全長802米。
1898年,45米高的高層辦公樓白房子(荷蘭語:Witte Huis)完工,成為當時歐洲最高的辦公樓。
20世紀,一些現代風格建築興建於鹿特丹。著名的有Van Nelle fabriek(1929年)—現代工廠的紀念碑,由Brinkman en Van der Vlugt設計;皇家馬斯遊艇俱樂部(Royal Maas Yacht Club)的Jugendstil會所(Jugendstil clubhouse),由Hooijkaas jr. en Brinkman設計(1909年);飛燕諾的足球場——de Kuip(1936年),同樣由Brinkman en Van der Vlugt設計。建築師Jacobus Oud(J.J.P. Oud)那時是一位著名的鹿特丹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人轟炸鹿特丹市中心,破壞了許多城市中心的老建築物。在起初決定性的重建後,鹿特丹中心已經成為雄心勃勃的新建築薈萃之地。
鹿特丹也因其Kubuswoningen或稱方塊屋而聞名,這是由建築師皮特·布洛姆(Piet Blom)於1984年建造的。此外還有許多國際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以鹿特丹為基地,僅略舉數例如下:O.M.A(雷姆·庫哈斯), MVRDV, Neutelings & Riedijk以及Erick van Egeraat。
鹿特丹具有若干荷蘭最高的建築。
通過原為荷蘭建築學研究所的新研究所(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對公眾的開放以及多種多樣的有關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問題的優秀展覽,鹿特丹具有良好的建築學發展及教育聲譽。
鹿特丹位列最好的歐洲天際線Top(European SkylineTop)中,與法蘭克福、倫敦、巴黎、莫斯科、布魯塞爾和華沙同列。超過30個新高層項目正在制定,包括165米(541英尺)高的馬斯塔(Maas Tower)、新奧爾良塔(New Orleans Tower,約158米(518英尺)高),以及Zalmhaven Urban Tower 195米(640英尺)。[19]
鹿特丹有四個足球俱樂部。其中飛燕諾於1999年和2023年獲荷蘭冠軍,2002年獲歐洲足協盃,在其大球場進行過2000年歐洲足球冠軍賽決賽。
鹿特丹每年舉行馬拉松賽。從1985年到1998年世界馬拉松紀錄是在鹿特丹建立的。
鹿特丹的人行區是荷蘭最早的人行區。市內有一些大的購物中心。
鹿特丹擁有荷蘭部分的聯合利華和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廠米塔爾鋼鐵公司。
鹿特丹港是歐洲最大的港口,它與上海港的關係密切。
鹿特丹大學的管理和經濟研究和教育非常強。大學位於城市的東部,周圍有許多全球性的企業。
電車 遍佈街間的電車,草坪門口,河邊,穿過環島。
鹿特丹地鐵自1968年開始投入營運,為荷蘭第一條地鐵,目前有A,B,C,D,E五條地鐵路線。
鹿特丹機場位於城市北部,是荷蘭的第二大機場。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