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颶風伊萊亞娜(英語:Hurricane Ileana)是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六場大型颶風[注 1]中的第四場,源自8月21日的東風波,存在期間自始至終在墨西哥近海朝西北方向移動。
由於外界環境有利,風暴成型不到48小時後就在經過索科羅島海域時達到風力時速195公里的最高強度,然後因水溫降低而減弱。8月27日,伊萊亞娜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區,最終在兩天後完全消散。颶風令墨西哥西部沿海地區降下暴雨並引發洪災,還導致一人因遭遇大浪喪生。
2006年8月8日,一股東風波[注 2]離開非洲西海岸進入大西洋,接下來穿越大洋期間基本沒有發展出多少對流。8月16日,東風波進入東太平洋,對流此時已在東風波軸線上增長並凝聚。三天後,東風波沿線發展出弱低氣壓區。[2]8月20日清晨,系統雲層格局內開始有廣闊的氣旋式轉向氣流呈現[3]。深層對流區周圍逐漸發展出帶狀特徵,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計系統會因行經洋面環境漸趨利好而得到進一步發展[4]。8月20日晚,對流已經有所增長,雖然起初依然雜亂無章,但低氣壓區附近已有雷暴活動聚集,氣象機構估計系統於協調世界時8月21日中午12點在墨西哥阿卡普爾科西南偏南方向約560公里洋面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注 3][2]。
受墨西哥上空的中層高壓脊影響,氣旋穩步朝西北方向移動。由於行經海域水溫偏高,垂直風切變很少,熱帶低氣壓很快就增強成熱帶風暴[注 4]並獲名「伊萊亞娜」(Ileana)。[2]對流繼續增長並組織成中心密集雲區,加之下層大氣水分充沛,氣象部門預計風暴會急劇強化[5]。對流中心有風眼形成,伊萊亞娜於8月22日晚達到颶風強度[注 5][6]。8月23日,成型僅48小時的風暴在索科羅島東南方向約100公里洋面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95公里的最高強度,已屬大型颶風[2],最低氣壓降至955毫巴(百帕,28.2英寸汞柱)[2],風眼直徑約37公里[7]。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起初預計颶風會進一步增強,最終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颶風標準[8]。但從索科羅島南側海域經過後,氣旋開始因水溫降低而緩慢減弱[2],風速逐漸下降,風眼增大,雷暴活動也相應消退[9]。風暴北側的高壓脊減弱,促使伊萊亞娜的前進速度放緩,並朝西北偏西轉向。8月26日清晨,颶風降級成熱帶風暴,當晚,氣旋內的對流大幅消退,於8月27日清晨進一步減弱成熱帶低氣壓[2]。8月27日晚,伊萊亞娜內部已連續約18小時沒有深層對流存在[10],氣象機構因此宣佈伊萊亞娜已退化成大範圍殘留低氣壓區。風暴殘留繼續緩慢西進,最終於8月29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卡波聖盧卡斯(Cabo San Lucas)西北偏西方向約1340公里洋面逐漸消散。[2]
颶風伊萊亞娜自始至終都沒有對陸地構成顯著影響,也沒有引發任何熱帶氣旋警告。風暴接近最高強度時從無人定居的索科羅島以南約100公里海域經過,島上氣象站測得的持續風速為每小時95公里,陣風時速達到125公里[2]。颶風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沿線降下暴雨,納亞里特州、哈利斯科州、科利馬州、米卻肯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因此爆發洪災[11]。風暴產生的強烈海浪一直衝到海岸線,卡波聖盧卡斯一名不顧警告下海游泳的男子因此遇難[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