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陶(Terracotta、Terra cotta 或 Terra-cotta,意大利文:「烤過的土」,[1]從拉丁語:terra cotta而來),又稱粗陶、陶瓦,是一種陶器,以粘土為原料,上釉或者是不上釉。[2] 器體本身為多孔設計。[3][4][5][6] 赤陶被運用在許多器物上(最常被用在花瓶)、水道、屋瓦還有建築工程的外部裝飾,還有雕像如秦始皇兵馬俑。赤陶同時也可以指運用這個材料所做成的物品,或者是赤陶的原色(棕色),這個範圍相當大。在考古學與藝術史中,「赤陶」通常指那些不是用陶工輪所製造的物品。
一個適當品質好的粘土被塑造為所需的形狀。乾燥後,它被放置在一個窯中然後燒製。典型的燒成溫度為1000℃,其中的鐵含量,使得燒結體呈現出黃色、橙色、紅色、粉紅色、灰色或褐色。燃燒過後的赤陶並不防水,然而若在燃燒之前將表面拋光則可以減少表面的孔,此外,釉層可以使其防水。這適合作為在熱帶環境中的花園或建築的裝飾,以及耐油容器,油燈,或烤箱。 大多數其他用途,會運用在餐具,衛生下水道,而在寒冷的環境,這種器具需要上釉面。赤陶如果無裂紋,輕輕地拍擊將會發出聲響。某些赤陶是從回收的赤陶中製造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