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部分格(縮寫ptv、prtv、part)是一種格,標記「部分性」「無結果」或「無特別特徵」。也用在從較大集合中選出來的小集合的語境下。
芬蘭語和愛沙尼亞語等芬蘭語支語言中,這個格用以表達未知的特徵和非結果性動作。例如下列語境,部分格後綴為-a或-ta:
-、** Without "kuin" (「比...」):「saamista parempaa on antaminen」→「比接受更好的是給予」
Where not mentioned, 賓格不是語法。例如,部分格一定會用在數詞單數後。
作為意為部分性的非結果性例子,「ammuin karhun」(賓格)意為「我把熊射(死)」,而ammuin karhua(部分格)意為「我向熊射擊」,並未限定熊的狀態。注意芬蘭語沒有自源的未來時,所以部分性會提供重要的現在指示作為將來的對照。因此luen kirjaa「我在讀(那)書」,而luen kirjan「我會讀(那)書」。「luen」可以意為「我讀」,至於是現在進行還是將來則取決於後詞的格形式。部分格形式kirjaa因為動詞是現在時,暗示未完成動作。賓格形式kirjan因為動詞的過去時,暗示已完成動作,但用現在時動詞時暗示計劃將來的動作。因此luen kirjan「我會讀那書」。
部分格帶有不明確特徵,如onko teillä kirjoja,應用部分格是因為它指未指定的書,與主格形式onko teillä (ne) kirjat?形成對照,意為「你有(那些)書嗎?」。
部分格來自古代離格。這個含義保存在kotoa(從這裏)、takaa(從後面)等表達中,意為「從...」。
西芬蘭方言性現象是結尾的-a被後繼元音同化,形成部分格標記的時位。例如,suurii→suuria「一些大—」。
愛沙尼亞語中的系統大致相似。在愛沙尼亞語傳統語法中不用「賓格」,如芬蘭語一樣,整個賓語形式是屬格單數,部分格則是複數。
許多愛沙尼亞語單詞中,全和部分賓格之間的區別只在於元音或輔音數量(長與極長),除塞音外都不會在書面上體現。因此全和部分賓格間的區別口語中更明顯。例如,「Linn ehitab kooli」「這座城市會建學校」的kooli「學校(屬格)」有長元音「o」,而「這座城市在建一所學校」則是超長的「o」(部分格)。
愛沙尼亞語中許多動詞表示已完成動作時必須添加一個副詞-例如,ma söön leiba「我在吃麵包」,比較ma söön leiva ära「我會吃掉(整個)麵包」。因為愛沙尼亞語和芬蘭語一樣,存在屬格和部分格單數在拼寫上都完全相同的詞,這可以幫助消去歧義-如ma söön kala「我在吃魚」,比較ma söön kala ära「我會吃(完)魚」。
部分性只用在單數且可以被屬格代替。以後綴-d表示。
1. 在大於6的數詞後出現:
這可以被kää´uc čâustõõǥǥ代替。
2. 可以與特定的後置介詞使用:
可以說成kuä´đ vuâstta。
3. 可與比較級共用以表示被比較的對象:
這在今天更可能被pue´rab ko kå´ll替代。
俄語一般以屬格表達部分性。但有些俄語不可數名詞發展出一種獨特的部分格,也被稱為「第二屬格」。部分性源自古東斯拉夫語以*-ŏ和*-ŭ結尾的詞幹名詞的變格的合流,殘留的古*-ŭ詞幹屬格後綴可用於特定用途。[1]現代俄語中,部分格的使用可被替代。一些情景下部分格和屬格可以幾乎同義:чашка чаю cháshka cháyu(部分格)和чашка чая cháshka cháya(屬格)都是「一杯茶」;много дыму mnógo dýmu(部分格)和много дыма mnógo dýma(屬格)「許多煙」。部分格的變體與動詞一致:выпить чаю、výpit' cháyu「喝茶」。屬格變體在物質名詞被形容詞修飾時更常用:чашка горячего чая cháshka goryáchevo cháya「一杯熱茶」。[2]:2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