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Brain(Google大腦)是一個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科研專案團隊,其母公司為Google

Quick Facts Google Brain, 公司類型 ...
Google Brain
公司類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
公司結局與DeepMind科技合併
後繼機構Google DeepMind
結束2023年4月
創辦人傑夫·迪恩、Greg S. Corrado 編輯維基數據
總部山景城
網站ai.google/brain-team/
Close

歷史

2011年,「Google Brain」的雛形起源於一項史丹福大學與Google公司的聯合研究專案。Google專家傑夫·迪恩(Jeff Dean), 研究員格雷科拉多(Greg Corrado)與史丹福大學人工智能教授吳恩達(Andrew Ng)[1][2][3]是這個小團隊的最初三名成員。其中,吳恩達教授更是從2006年就開始嘗試用深度學習技巧來解決人工智能領域的問題,這促使他在2011年與迪恩和克拉多聯手創造了一個大型深度學習軟件平台「DistBelief」[4] 。這是一個架構於Google雲端運算平台上的一個服務。

Google Brain一開始只是Google X的一個研究專案而已。但因為它驚人的效益和成功,它脫離了Google X成為了Google總公司的單獨部門。Google X前負責人埃里克泰勒(Eric Teller)曾透露Google Brain團隊當時賺到的錢超過了整個Google X部門的成本。[5]

2012年6月,《紐約時報》報道了一個由16000台電腦叢集組成的類神經網絡通過YouTube上有關於貓的資料自行訓練而能夠辨識出「貓」這一概念。這個系統叢集的機理在於模擬人類大腦活動。[3]當時這個突破同時被美國國家公共廣播[6]和智能星球媒體[7]報道。

2013年3月,Google聘用了深度學習領域裏的資深專家傑弗里·辛頓,並收購了他所領導的DNNResearch Inc. 公司。金盾表示他將會將自己的精力分成兩部分,同時着重大學裏的科研和在Google的工作。[8]

2014年1月26日,多家媒體機構報道Google以未公佈的價格併購了英國DeepMind科技公司。有分析師後來描述這次收購耗費了Google400萬英鎊(650萬美金),雖然同有線報表明這次收購價值500萬英鎊。[9][10][11][12][13][14][15] 這次收購發生在Facebook公司與DeepMind交涉許久無果的情況下。[16]

2023年4月21日,Alphabet表示將合併DeepMind和Google Brain。[17]

在Google產品中的運用

目前Google Brain的技術主要運用於安卓作業系統里的語音辨識控制項中[18],同時也用於Google社交平台Google+里的圖片搜尋功能[19],而且也對Google的智能影片推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

Google Brain一開始是由Google資深研究人員傑夫迪恩和斯坦福教授吳恩達組成的[2](吳恩達後來加入了百度的人工智能事業部[21])。截止2014年,這個團隊的成員有傑夫迪恩、傑弗里金盾、格雷柯拉多,闊克樂(Quoc Le),伊亞薩茨科沃(Iiya Sutskever),亞力克斯克里哲福斯基(Alex Krizhevsky),薩米本吉(Samy Bengio)和文森特萬浩科(Vincent Vanhoucke)。目前,Google Brain團隊有多名中國人或華裔在職。

研究方向

Google Brain團隊的標語為「讓機器更智能,以提升人類生活質素。」 其七個主要研究方向如下:機器學習演算法和技術、醫療健康、機器學習支撐電腦系統、機械人、自然語言理解、音樂和藝術創作、知覺仿真

其團隊相信知識應該為全人類共用,所以其所有科研成果都會公開發表。[22]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