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書,在西漢末年出現於中國的一種神秘學書籍,記載預言。與緯書合稱讖緯,與河圖洛書合稱圖讖。在東漢時,研究讖書的風氣盛行。但在魏晉南北朝時,官方下令民間不得私自研究,至唐朝之後,多數讖書都已失傳。

概論

讖書是一系列記載預言的書籍,最早源自於占星,觀察龜策卜卦,或經由巫覡神諭,之後記錄成書[1]。其內容多引用五德終始說儒家道教學說,兼及民間傳說。在東漢時,因王室尊崇,成為儒者研究的對象,對於政局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讖書與儒家六經合流之後,出現緯書,其內容以讖書來解釋經文內容。六經皆有讖書,有《詩讖》、《春秋元命苞》等。

歷史

讖書在西漢成帝哀帝之後出現。王莽利用讖書稱帝,東漢光武帝也以讖書來增加其政權合法性,之後盛行於東漢。

賈逵曾記錄讖書中相互衝突的內容,以證明這些書籍非預言。張衡曾主張由官方收藏圖讖,禁絕其在民間流行[2]

註釋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