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話,是一種主要分佈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包括後來劃出的龍港市)東部沿海平原的漢語方言。蠻話兼具閩語和吳語特點,與泰順縣閩東語蠻講最為親近,多數語言學家將其歸類為閩東語下的蠻話片/蠻講片。

Quick Facts 蠻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 ...
蠻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國
區域浙江省蒼南縣東部沿海地區和龍港市
母語使用人數
27萬人(蠻話)/蒼南縣龍港市
語系
漢藏語系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管理機構
語言代碼
ISO 639-3
ISO 639-6maua
Close

分佈與使用人口

蠻話的分佈區域主要在蒼南縣(包括後來劃出的龍港市)的東部沿海平原,包括錢庫蘆浦望里巴曹炎亭大漁金鄉龍港等地,1990年代初《蒼南方言志》調查人口約在27萬,如果根據2013年分鄉鎮統計人口估計在30萬;此外,1958年平陽萬全鎮建設國營農場時候曾有計劃遷移東部沿海平原的蠻話人口,至1988年當地5個村1969人仍通行蠻話[1]。傳統上蠻話使用人口主要操單一語種,但在邊緣地區也會學習溫州話或閩南話;隨着改革開放以來當地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為經商學習溫州話普通話,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大多已經放棄蠻話、改說普通話。[2][3]

性質與起源

蠻話的性質與起源較為複雜,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蠻話屬於吳語還是閩語;第二,蠻話起源於土著還是移民。[4]第一個問題產生的部分原因在於蠻話兼具吳語和閩語的部分特徵,如果下圖所示,根據丁邦新1980年代提出的漢語分區條件難以界定蠻話的屬性。[5]

More information 條件類型, 語音條件 ...
吳語、閩語與蠻話對照表
條件類型 語音條件 吳語 蒼南蠻話 閩語
普遍條件 全濁塞音聲母b/d/g的演變 保留濁音 YesY YesY(部分清化) NoN
古塞音韻尾p/t/k的演變 併為聲門塞音 YesY YesY (?)
獨特條件 古知徹澄母字讀t/th NoN YesY YesY
古次濁聲上聲「馬買理領 晚」等字讀陰平 NoN NoN NoN
補充條件 古舌根音聲母k/kh/x在前高元音前的演變 保留舌根音k/kh/x NoN NoN YesY
古調類平上去入的演變 七至八調,皆分陰陽 YesY YesY YesY
陽上或歸陽去 YesY NoN YesY
Close

1981年顏逸明首次在學術上主張蒼南蠻話屬於吳語;隨後1984年《方言》就同期刊載了來自傅佐之鄭張尚芳的兩篇同題文章《平陽蠻話的性質》[註 1],分別主張蒼南蠻話屬於吳語、閩語;1991年溫端政在《蒼南方言志》中對比蒼南蠻話和吳語、閩語,認為蒼南蠻話在語音上接近吳語溫州話而在詞彙上接近閩語,考慮到當地大族族譜大多是從閩東遷入,推測蒼南蠻話的底層為閩東語並受到溫州話較大影響;1992年潘悟雲提出蠻話在古代是一種與現代閩東話類似的方言,語音上實際也並非接近吳語,而是文讀系統接近於吳語而白讀接近閩語,但確實有部分詞彙直接來源於土著語言;2004年游汝傑在《漢語方言學教程》中提出蠻話應該是吳語和閩語間的過渡區,應該獨立於吳語和閩語,2015年《蠻話詞典》也認為蠻話是吳語處衢片與閩語閩東片之間的過渡方言[6];2005年秋谷裕幸的《浙南的閩東區方言》通過對比蒼南蠻話和泰順蠻講,認為二者應該屬於同一方言,應該單獨劃分出「蠻話片」,但就蠻話在閩東區的地位並沒有直接說明。[7]比較一致的觀點是蒼南蠻話的底層屬於閩語,但丁邦新也主張吳語自身也有閩語底層成分,因此按照底層劃分並不準確,目前多數學者傾向於蒼南蠻話屬於閩語。[8]

由於閩語說的主要依據之一是家譜所稱唐宋移民,因此蠻話的起源就關係到蠻話人口的起源問題,即蠻話是在接受閩東移民後產生還是當地的土著語言。[9]雖然現代鰲江南岸平原各方言人群皆稱溫州話為「本地話」,但在1925年版的《平陽縣誌》中蠻話卻是稱做「土話」,反而溫州話被蠻話稱作「後生話」,似乎蠻話是產生早於溫州話的土著語言。[10]蠻話通行地區最早的土著語言是古越語,包括吳語、閩語在內的語言都受到其影響,我們今天已經很難具體考證這種語言和蠻話之間的關係,但蠻話與周邊語言的關係卻是有跡可循。[11]考慮到閩東話也有稱作「蠻話」的例子,閩東話和蠻話的關係可能是蠻話系閩人遷浙發展而來,也可能是二者系出同源因而具有相同的自稱。[12]

有學者認為蠻話屬於融入土著語言的外來語,例如朱海濱就以溫州自唐宋以來較多接受福建移民認為蠻話是移民產生;游汝傑以蒼南南端蒲壯所城保留的溫州話方言島推斷當地的土著語言應該是吳語,受到閩語人口遷入逐漸成為浙南閩語中的方言島,泰順本來就和閩東語區接壤,而蒼南蠻話人口根據家譜也應該是閩東移民後裔。[13][14]在蒼南蠻話方言區內部也有金鄉話的方言島,民國學者夏克庵曾在修《金鄉鎮志》時有語「金鄉話為指揮語,城外蠻話為戍卒語」,被蠻話母語的老師劉紹寬批評,最後將蠻話歸為土話。[15]潘悟雲認為閩東話屬於土著方言,在古代接近古甌語和閩東語;鄭張尚芳最初認為土著說還需要更多證據,後來認為閩東語說和土著說不矛盾,蠻話區和閩東語區應該同為土著語區,蠻話在三國至唐代間分化獨立,此後深受吳語影響。[16]陶寰也反對移民說,主張閩東語與蒼南蠻話、泰順蠻講、鄰近的吳語處衢片在歷史上曾經屬於同一方言區:一方面從族譜記錄來看移民的時空尺度太散,移居的人口容易被當地土著同化;另一方面唐宋以來三次大規模移民移民區域也和蠻話區域不一致。[17]

音系

蠻話可以分為北向(鄉)腔和南向(鄉)腔,各自受到鄰近方言的影響,內部存在細微差異:北向腔指的是與吳語區接觸的蠻話方言區,以龍港白沙為代表;南向腔則是與閩語區接壤的區域,蠻話母語者一般以南向腔的錢庫方言為標準,這也是學者主要調查的主要對象。在蠻話方言的研究者中,顏逸明丁邦新傅佐之都是以錢庫蠻話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中傅佐之偶爾提及白沙蠻話,鄭張尚芳則主要研究白沙蠻話,溫端政兼顧了錢庫和白沙兩種蠻話,秋谷裕幸則主要調查南向腔龍港舥艚至蒼南炎亭金鄉一帶沿海地區的蠻話,徐麗麗則是以龍港海城、龍港蘆浦分別為北向、南向蠻話代表,各家的音系存在略微差異。[18][19]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