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達戰役(英語:Battle of Munda)發生於前45年3月17日的遠西班牙南部,是尤利烏斯·凱撒內戰中面對貴族派的最後一戰[1]。隨着凱撒派在蒙達取勝、提圖斯·拉比埃努斯戰死以及龐培之子格奈烏斯·龐培烏斯英語Gnaeus Pompeius (son of Pompey the Great)遭處決後,凱撒得以凱旋歸羅馬,隨後更被選為「羅馬獨裁官」執政。但不久後尤利烏斯·凱撒遇刺,導致共和體制開始衰落,最終奧古斯都登基為首位羅馬皇帝,開始統治整個羅馬帝國

Quick Facts 蒙達戰役, 日期 ...
蒙達戰役
凱撒內戰的一部分
日期前45年3月17日
地點
蒙達西班牙語Munda,可能位於安達盧西亞拉蘭特胡埃拉附近(今日西班牙南部)
結果 凱撒派獲勝
參戰方
凱撒派 龐培派
指揮官與領導者

尤利烏斯·凱撒

提圖斯·拉比埃努斯 
帕布利烏斯·阿提烏斯·瓦魯斯英語Publius Attius Varus 
格奈烏斯·龐培烏斯英語Gnaeus Pompeius (son of Pompey the Great) 處決
兵力
8個軍團、8,000名騎兵
總共:約40,000人
13個軍團、騎兵和援軍
總共:約70,000人
傷亡與損失
1,000人 30,000人
Close

前奏

共和派起初是由龐培領導,但他在前48年的法薩盧斯戰役戰敗後不久死去[2]。前46年4月,凱撒又率軍在塔普蘇斯戰役英語Battle of Thapsus中摧毀龐培派的部隊[3]。此後,反抗凱撒的部隊被限縮在西班牙地區[註 1][4]

前46年春,駐紮在遠西班牙的兩個軍團[註 2]宣佈他們改投龐培之子格奈烏斯·龐培烏斯英語Gnaeus Pompeius (son of Pompey the Great)的麾下,並驅逐凱撒派駐當地的資深執政官,不久後他們便與其餘的龐培部隊會合[4]。這些部隊由格奈烏斯·龐培烏斯和塞克斯圖斯兩兄弟及有才能的提圖斯·拉比埃努斯將軍領導,後者曾是凱撒高盧戰爭時最信任的副將之一。他們利用西班牙行省的資源,得以組成三個軍團,這當中包含原有的兩個老兵軍團,以及從羅馬公民和西班牙當地居民招募組成的新軍團。龐培派拿下幾乎整個遠西班牙的控制權,這當中還包括重要的兩個羅馬殖民地:意大利迦及省會哥多華。凱撒的兩名副將昆圖斯·費邊·馬克西穆斯英語Quintus Fabius Maximus (consul 45 BC)昆圖斯·佩迪烏斯英語Quintus Pedius (consul)沒有貿然開戰,而是選擇紮營在哥多華以東約35英里(56公里)的奧布爾科(西班牙語:Obulco,今日的波爾庫納),並請求凱撒的支援。[5]

Thumb
凱撒遠征蒙達

因此凱撒被迫從羅馬啟程,前往西班牙與龐培兄弟談判。他帶上了最信任的兩個老兵軍團(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第五「雲雀」軍團[6]和幾個新建軍團(包含第三「高盧」軍團第六「裝甲」軍團),但作戰主力卻被迫仰賴於從西班牙當地招募的新兵。凱撒從羅馬出發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於同年12月初抵達1,500英里(2,400公里)遠的奧布爾科,他當下更是賦了一首短詩「路途」(拉丁語Iter)以描繪這趟旅程。凱撒也下令他的侄孫屋大維一同參戰,但後者因健康因素遲至戰役結束後才抵達[7]

凱撒利用他意外的到來,成功解救當時正被格奈烏斯·龐培烏斯圍攻的據點「烏利皮亞(Ulipia)」,但未能攻佔塞克斯圖斯·龐培據守的哥多華。在拉比埃努斯的建議下,格奈烏斯·龐培烏斯決定避戰,迫使凱撒發動冬季戰役來為他的部隊找尋糧食與紮營處。經過短暫圍城後,凱撒攻陷阿特瓜西班牙語Ategua這座要塞化城市,重挫龐培派的信心與士氣,部分當地盟友甚至倒向凱撒[8]。前45年3月7日,雙方在索里卡里亞(Soricaria)進行前哨戰,許多龐培派部隊的羅馬人如凱撒所願,計劃倒向他們這方,迫使格奈烏斯·龐培烏斯放棄拖延戰術英語Delaying tactic並發起戰鬥。[9]

戰役過程

兩軍在南西班牙的蒙達平原碰頭,當時龐培派部隊駐紮在平坦的山丘上,該處位於蒙達城牆僅不到1英里(1.6公里),是個適合防守的據點。凱撒率領八個軍團(共八十個步兵大隊)連同八千名騎兵進軍,而龐培派則有十三個軍團、六千名輕步兵及約六千名騎兵。許多在先前戰役中向凱撒投降共和派士兵,紛紛再度變節重投龐培派,這些人帶着絕望投入戰鬥,害怕凱撒不會再次原諒他們[註 3]。凱撒曾試圖引誘龐培派下山不成,於是以被視為「先祖」的女神「維納斯」為口號,下令發起正面進攻。[10]

戰鬥持續了八小時,但雙方都沒討到便宜,於是副將們離開指揮部並投入到作戰部隊中。正如凱撒後來自己所述,他曾多次為勝利而戰,但在蒙達一役,他必須為己身生命而戰[11]。凱撒親率鍾愛的第十埃克斯里斯軍團在右翼與敵軍展開激烈的戰鬥,在此一激勵下,第十軍團開始擊退龐培派的部隊。格奈烏斯·龐培烏斯察覺此一危機,便從右翼抽調一個軍團來加強飽受威脅的左翼,後被認為是一項關鍵失策[12]。於是當龐培派右翼因此被削弱時,凱撒的騎兵便發起一次決定性進攻扭轉了戰役的進程。凱撒盟友毛里塔尼亞國王波古德英語Bogud率領這支騎兵,襲擊龐培派軍營的後方,龐培派騎兵指揮官提圖斯·拉比埃努斯見此景便派遣部分部隊前去截擊。[13]

然而其他的龐培派部隊誤解了戰況,在兩翼[註 4]都承受敵軍巨大壓力的狀況下,他們認為拉比埃努斯此時正在撤退[註 5][14]。龐培派的部隊隨後戰線崩潰、全軍竄逃,雖然部分人能在蒙達城牆內找到隱蔽處,但更多部隊仍在潰敗中被殺。戰役結束時,龐培派約有三萬人戰死沙場[15],而凱撒這邊損失則小的多,僅約一千人左右[16]。龐培派十三個軍團的軍旗都被凱撒擄獲,這象徵着他們已完全潰散。提圖斯·拉比埃努斯在此役中戰死,凱撒將他安葬,而格奈烏斯和塞克斯圖斯兩兄弟則是逃離了戰場。[17]

後續發展

凱撒留下副將昆圖斯·費邊·馬克西穆斯英語Quintus Fabius Maximus (consul 45 BC)繼續圍攻蒙達,自己則率軍平定整個行省。哥多華開城出降,城內武裝男子(主要是武裝奴隸)遭處決,而且全城被迫支付鉅額賠償。蒙達城守軍固守了一段時間,但在一次突破圍攻的企圖失敗後便宣佈投降,被凱撒派俘虜一萬四千人。凱撒的海軍指揮官蓋烏斯·迪迪烏斯西班牙語Cayo Didio俘獲龐培派多數的戰船。格奈烏斯·龐培烏斯英語Gnaeus Pompeius (son of Pompey the Great)試圖在陸上尋得庇護點,但最終在勞羅戰役英語Battle of Lauro身陷絕境並遭殺害[18]

儘管塞克斯圖斯·龐培依然逍遙在外,但蒙達一役後再無保守派軍隊能挑戰凱撒的霸權。根據普魯塔克所述,當他回到羅馬時,「他為這場勝利慶功讓羅馬人非常不滿,因為他既沒有擊敗外敵將軍也不是戰勝野蠻人國王,而是摧毀了最偉大羅馬人之一的子嗣和家庭。」[19]凱撒成了終身獨裁官,但喜悅卻未能享受太久,次年3月15日凱撒遇刺,遭布魯圖斯卡西烏斯所率領的元老院議員們謀殺[20]

戰役地點爭議

蒙達的實際地點是長久以來的爭議,西班牙史學家拉斐爾·阿蒂恩薩斯·韋爾塔斯(西班牙語:Rafael Atienzas Huertas)斷言蒙達(Munda)就是今日龍達的羅馬名,也可能是蒙達戰役發生地[21]。其他更早的研究者則各自認為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像是蒙達(Monda)或蒙蒂利亞,而後者是在較早的地點爭議基礎上嘗試提出,目的只在紀念出生於蒙蒂利亞的法國王室成員[22]

據蒙蒂利亞居民表示,曾發生在附近的蒙達戰役對他們來說是件自豪之事,而且在西班牙作家普羅斯佩·梅里美的中篇小說作品《卡門英語Carmen (novella)》開頭中,敘事者清楚的寫到其研究顯示蒙達就在今日的蒙蒂利亞附近[23],儘管喬治·比才改編的歌劇裏並未發現任何的蒙達或是蒙蒂利亞。

其他專家則斷定蒙達之役就發生在塞維利亞奧蘇納城外,證據是拉蘭特胡埃拉附近出土的古代彈弓子彈,地點就坐落在奧蘇納埃西哈[24]在埃西亞和奧蘇納發現的古代銘文更為這一理論提供進一步證據,這些銘文是為了紀念阿斯蒂吉鎮(Astigi,今日埃西哈)在戰役中堅定地與凱撒站在同一邊[25]。因此蒙達戰役有可能發生在拉蘭特胡埃拉附近的子彈山(西班牙語:Cerro de las Balas)和利亞諾斯德爾阿吉拉(西班牙語:Llanos del Aguila[26]

註腳

參考

書籍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