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斗坑,又寫為台斗坑,是臺灣嘉義市東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偏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北門里東北部、林森里北半部、太平里北大半部、頂庄里、仁義里、義教里、中庄里不含西南端及北端,以及西區的香湖里東部中央地帶。[1][2][3][4]

Thumb
嘉義舊監獄實驗木場模型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臺斗坑地區為一街庄(舊制街庄),稱為「臺斗坑庄」,隸屬於嘉義西堡。該庄北與後湖庄為鄰,東北隔牛稠溪林仔尾庄為界,東與盧厝庄為鄰,南邊為山仔頂庄嘉義街,西邊為埤仔頭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嘉義廳[5]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2月15日,該庄編入「臺斗坑區」,隸屬於嘉義廳。[6]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整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7]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1月18日,各區管轄區域調整,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的「臺斗坑區」。[8]

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臺斗坑」大字,隸屬於臺南州嘉義郡嘉義街新制街庄)。[9]1930年(昭和五年)1月20日,嘉義街升格為州轄市嘉義市,本地區仍隸屬之。[10]1932年(昭和七年)1月1日,嘉義市市區實施町名改正,本地區仍為大字。[11]

戰後嘉義市改制為省轄市嘉義市,初設八區,町及大字亦改制為里。1946年(民國35年)8月,嘉義市將原有八區整併為四區(新東區、新南區、新西區、新北區),並將臺南縣水上鄉太保鄉劃入且改制為區,合計六區,本地區隸屬於新東區[12]:341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12]:384同時裁撤省轄市嘉義市,六區改制為四鎮(新東鎮、新南鎮、新西鎮、新北鎮)二鄉(水上鄉、太保鄉),均改隸屬於嘉義縣。1951年(民國40年)10月25日,撤銷新東、新南、新西、新北等四鎮,合併組成縣轄市嘉義市[13]:105-1061982年(民國71年)7月1日,嘉義市再次升格為省轄市。[13]:1251990年(民國79年)10月6日,嘉義市劃分為東、西二區,本地區隸屬於東區[13]:145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臺斗坑下、臺斗坑中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其後因人口增加,各聚落已連成一片。

交通

學校

廟宇

教堂

遺址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