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畫池[a]中國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崇州市市中心的一處園林,是四川園林中川西園林的代表作之一。罨畫池園林始建於唐朝,初名「東亭」,是一座衙署園林。時,江原知縣趙抃在園中開鑿罨畫池,加之後來蘇元老陸游等文人的經營,罨畫池的園林格局大體奠定,並成為蜀中名勝。宋之後,官方對罨畫池的修葺與重建大都以紀念陸游、趙抃兩人為主題,罨畫池因而逐漸演變成為現今的公共性紀念園林。

Quick Facts 罨畫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罨畫池
Thumb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四川省崇州市
坐標30°37′50.41″N 103°40′19.52″E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395
認定時間2001年6月25日
保護歷史
1991年4月16日:第三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含陸游祠、罨畫池)]
Close

罨畫池現存建築群多為清朝重建,全園由罨畫池、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三部分組成,總佔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946平方米,全園格局及建築保存完好,是中國少數幾處保存至今的唐宋衙署園林之一。罨畫池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很高的藝術價值。

罨畫池於1991年4月16日被列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於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沿革

Thumb
清光緒年間繪製的罨畫池地圖

時,罨畫池及其東南一帶最初是蜀州(今崇州)州署的郡圃[b],同時兼有驛站功能,被稱為「東亭」,當時此處並沒有湖池存在。唐時蜀州風氣「尚侈好文,俗好歌舞」,東亭也逐漸演變為蜀州地方官待客、游賞的衙署園林。唐上元元年(760年)冬,時任蜀州刺史的詩人裴迪杜甫一同在東亭送客,杜甫寫下的《和裴迪登臨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一詩是證明東亭具有園林性質的最早記載[4]。詩中有「東閣官梅動詩興」一句,不僅說明了東亭作為官家衙署園林的事實,也使得園中的梅閣和梅園因杜詩而存留至今[5]

北宋慶曆年間(1041年-1048年),趙抃(字閱道)入蜀任江原知縣,並開始了較大規模的造園活動。趙抃在興修水利以引水灌溉農田時,順便將水引入郡圃並開鑿湖池蓄水,作起居觀游之用。園內此時已有「囿亭」、「東軒」等建築,還將開鑿湖池時所得的土石在池中堆成人工島[6]。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趙抃作《蜀楊瑜邀游罨畫池》,詩中有「占勝芳菲地,標名罨畫池」兩句,不僅首次提到「罨畫池」之名,而且也指出,罨畫池得名於園中的繽紛花木[4]

北宋政和年間(1111年-1118年),蘇東坡族孫蘇元老在崇州任知縣。他在任職期間對罨畫池繼續進行營建。在蘇元老的經營之下,罨畫池內造景已頗為豐富,擁有了溪、泉、湖、瀑等元素,同時園林建築也初具規模,亭、台、樓、閣等一應俱全,成為一處帶有濃郁人文氣息的衙署園林[7]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春,陸游出任蜀州通判,居住在罨畫池南岸的恰齋。在蜀州期間,陸游寫下了120餘首描寫當地風物的詩作,其中30餘首都與罨畫池相關,對罨畫池的描寫非常詳致[8]。陸游在詩中提到了罨畫池中小樓、朱閣、恰齋、萱房、放杯亭、重閣、畫船、小橋等園林建築,以及「三千官柳」、「百畝湖竹」等植物景觀,同時還記錄了在罨畫池中發生的捉蝶、垂釣、觀燕,戲魚,瓶插、彈鴉護雀、飲酒賦詩等遊園活動。陸游在離蜀後仍然對罨畫池十分留戀,寫下了「小閣東頭罨畫池,秋來長是憶幽期」等憶懷罨畫池的詩句[9]

明清

Thumb
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崇慶州文廟一景

洪武元年(1368年),蜀地人士為了紀念曾在此地為官的陸游趙抃,在罨畫池畔修建了趙陸二賢祠,祠門懸「琴鶴梅花」四宇匾額,其中「梅花」代表陸游的風骨氣節,「琴鶴」代表趙抃的清正廉潔(相傳趙抃入蜀為官時,隨身僅帶一琴一鶴)。從此之後罨畫池園林便以陸游、趙抃兩人為立意,建築與景點多用陸趙兩人的典故或詩文命名,逐步演變成為公共性紀念園林。同時,洪武年間在罨畫池南又修建了崇慶州文廟建築群[9]

在明末初的戰亂中,罨畫池損毀嚴重,只有罨畫池、環湖道路和少量建築存留。清康熙年間開始重建崇慶州文廟建築群,並在罨畫池南岸土台之上重建尊經閣。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罨畫池園林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修葺與拓建,後繼營建工作一直持續到光緒年間,罨畫亭、琴鶴堂等建築都建於此時。同時,此期間崇慶州知州有不少江南人士,在修葺過程中亦借鑑了一些江南園林的造園手法[4]

近現代

民國五年(1916年),罨畫池被闢為公園。1955年,罨畫池被更名為人民公園,同時新建大門並廢除了原有的東門。新門位於西北角,面向較為繁華的大東街。1960年代,罨畫池東北角新增建了一組兼有船埠功能的亭、廊、榭。1974年,罨畫池東北角增建聽詩觀畫亭與池北半亭,並在尊經閣西南增建了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為立意的比鄰廊。1981年,人民公園復更名為罨畫池。1982年,對二賢祠進行修復,並將其改為了陸游祠。2008年起,崇州市開始對罨畫池及其周邊進行整體打造,對罨畫池水環境進行整治,同時保護周邊特色民居,並對周邊臨街建築進行風貌整治。罨畫池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受損嚴重,2009年修復。[10][11]

造園藝術

Thumb
罨畫池內池是罨畫池全園的精華之處

格局

罨畫池全園由罨畫池、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三部分組成,以罨畫池水面為中心進行佈局,總佔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佔42%;建築面積5946平方米,僅佔17%[12]。全園水面寬廣、假山眾多、花木繁茂,而建築則多集中於罨畫池東南兩側,且較為疏朗,具有四川園林崇尚自然,造園注重營造山水的普遍特點[13][14]。罨畫池中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是兩組相對獨立的建築群,陸游祠軸線由罨畫池向東延伸而成,崇慶州文廟軸線由罨畫池向南延伸而成,使罨畫池全園總平面呈「T」型[15]

建築

現存罨畫池建築群大都重建於中後期,為典型的清代川西建築風格[12],由環罨畫池建築群、崇慶州文廟建築群和陸游祠建築群三部分組成,其中崇慶州文廟和陸游祠建築群相對獨立,但又與園林其它部分巧妙連接[15]

環罨畫池建築群

環罨畫池建築群是園林建築群的主體又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尊經閣與罨畫亭,二是琴鶴堂庭院建築群,三是近代以來增建的亭、廊、水榭等建築。尊經閣與罨畫亭位於崇慶州文廟建築群軸線上,是崇慶州文廟建築群的延續,將崇慶州文廟建築群與罨畫池緊密聯繫起來[16]。尊經閣建於罨畫池南土台之上,是全園的制高點,同時崇慶州文廟建築群軸線與陸游祠建築群在其前的花園相交,讓尊經閣也成為了罨畫池全園的景觀中心。尊經閣上視野極佳,可將罨畫池、崇慶州文廟、陸游祠景色盡收眼底[17]

琴鶴堂庭院建築群北臨外池、東納內池、西以雲牆同尊經閣相接,南面為陸游祠入口甬道,其所在之處為陸游任蜀州通判時所居住的「怡齋」舊址。琴鶴堂之名源於曾任江原縣令的趙抃「一琴一鶴」入蜀的典故。琴鶴堂庭院建築群由琴鶴堂、琴鶴堂庭院、問槑山館、瞑琴待鶴之軒、半潭秋水一房山、風送花香入酒卮、水面風來菡茗香(望月樓)、野趣亭、飛虹橋、雲牆曲巷、薈萃園等組成。琴鶴堂庭院建築群是罨畫池全園的精華之處,在造園藝術上成就最高,此處景致虛實有秩、疏密得當、步移景易,遊玩其中十分具有趣味性[8]

近代以來增建的建築主要包括比鄰廊、聽詩觀畫亭、池北半亭和池東北兼作船埠的亭、廊、榭等,其中比鄰廊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為立意。這些建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罨畫池外池西岸、北岸的空曠之感,也使全園的建築格局更加的平衡。[18]

陸游祠建築群

Thumb
陸游祠中的梅馨千代

陸游祠建築群位於罨畫池東南部,是一組有明確中軸線的左右對稱的紀念性建築,總佔地2261m²,其中建築面積754m²。陸游祠所在處原為紀念趙抃、陸游兩人的趙陸公祠,1982年進行修復後改為紀念陸游一人的陸游祠。陸游祠紀念性流線起於尊經閣東南,建築自西向東沿軸線進行佈局,依次為大門、入口甬道、梅馨千代(過廳)、香如故堂(序館)、兩廡、放翁堂(正殿)。放翁堂後的花園為梅園,園內建有吊梅閣(信有亭)、同心亭、驛樓等建築[15]。陸游祠形制與其它四川祠堂建築差異不大,其入口甬道狹長,北為較矮的半透的花牆,南為較高的白牆,林木森森,較為特殊,但有助於建築紀念性的營造[19]

崇慶州文廟建築群

崇慶州文廟建築群位於罨畫池南部,是四川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文廟建築群之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後毀於戰火,現存建築大都為清康熙年間重建,總建築面積2400m²。州文廟南起文廟街,北至罨畫池南岸,建築沿長約500m的南北軸線佈置,由南到北依次為三牌坊、月兒池、照壁、儀門、櫺星門、鼓樂亭、泮池、戟門、大成殿、鐘鼓樓、啟聖殿、尊經閣,另外罨畫亭與池北半亭也位於此軸線上[12]

Thumb
崇慶州文廟大成殿

理水

罨畫池內水面面積14600平方米,佔總面積的42%,是園內景觀的主體。罨畫池整體呈「L」型,分為較小的內池與較大的外池,外池呈東西方向為長邊的長方形,從外池東南角向南延伸出內池,中間以三折廊橋作為分隔。另外園內還有一條水道聯通罨畫池與陸游祠、崇慶州文廟內水系。罨畫池原僅有外池,光緒年間,對罨畫池原有水系進行了梳理,開通了罨畫池西北角五雲溪入水口,又在外池東南角開鑿內池,並導內池水進入琴鶴堂建築群,並既而引出至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建築群,最終與崇慶州文廟的泮池、月兒池相通[8]。罨畫池外池景色開闊疏朗,內池景色精緻宜人,使用了水池尺度與建築疏密進行雙重對比的理水手法,豐富了空間層次[20]

堆山砌石

罨畫池外池部分保留了較多唐宋時期四川園林的風格,多以土堆山,風格素樸,視野開闊[14],池中有一用土堆積而成的島嶼,上建有罨畫亭。罨畫池內池池岸均使用鐘乳石砌築而成,同時沿池岸分佈有較多由鐘乳石砌築而成的假山,環池步道隱於假山之間,同時池畔的水面風來菡茗香(望月樓)、野趣亭等建築均建於假山之上。內池以西的琴鶴堂庭院以假山為特色,該假山亦為鐘乳石砌築而成,是四川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園林假山之一,形式優美,遊玩其中趣味十足。其山頂建有草亭,可俯瞰全園景色[15]

人文

罨畫池作為衙署園林,從唐代興建之初便一直由文人仕官經營,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是蜀中名勝之一。裴迪趙抃蘇元老陸游等人由於在崇州為官而長期在罨畫池居住,並親自參與了罨畫池的營建工作,從而留下了大量關於罨畫池的文學作品。除主政崇州的仕官外,杜甫范成大張愛萍等名人亦與罨畫池結緣[21]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