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實驗艙(俄語:Нау́каNauka),又稱多用途實驗艙(MLM)(俄語: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лабораторный модуль,或者МЛМ),是俄國太空局出資修建的國際太空站組成部分。科學號實驗艙原先計劃安裝在晨曦號實驗艙英語Rassvet (ISS module)現有的位置上,目前科學號接替碼頭號對接艙所佔用的星辰號天底位置對接介面。

Quick Facts 太空站組件參數, 國際衛星識別碼: ...
科學號實驗艙
科學號實驗艙與星辰號服務艙對接藝術彩現圖。
太空站組件參數
國際衛星識別碼:2021-066A
衛星目錄序號49044在維基數據編輯
發射時間:2021年7月21日 14:58:25 UTC
發射載具:質子M型運載火箭
對接:2021年7月29日 13:29:01 UTC
質素:
  • 在軌:20,350公斤(44,860磅)
  • 發射:23,200公斤(51,100磅)
  • 乾重:20,300公斤(44,800磅)
長度:13米(43呎)
寬度:~30米(98呎)
直徑:4.25米
體積:
  • 80.9 m3(2,860 cu ft)
  • 使用:70 m3(2,500 cu ft)
構造

彩現圖(包括對接後連接的部件)
 
Close

最初計劃於2007年發射的科學號實驗艙,由於各種原因被一再推遲。到2020年5月,據說科學號實驗艙計劃在2021年第二季度發射[1],在那之後科學號實驗艙的一些部件,如引擎,製造商的保修期就會過期。科學號實驗艙最終於2021年7月21日14:58(UTC)與歐洲機械臂一起發射,並於2021年7月29日13:29(UTC)與星辰號天底位置成功對接。[2]

對接後幾個小時,該艙的電腦出現了一個軟件故障,啟動了該艙推進器,導致國際太空站意外地旋轉偏離方向。美國太空總署和俄羅斯太空總署的地面控制人員努力遠端修復故障問題,同時指示太空站人員關閉所有窗戶的百葉窗,準備重新啟動電腦。44分鐘後,問題得到了糾正。[3][4]

2023年10月9日,科學號實驗艙散熱器外部(備用)迴路發生冷卻液泄漏[5]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