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玄岩 (英語:Basanite)是一種火山噴出岩,具有隱晶質到斑狀紋理。 它主要由長石、輝石、橄欖石和斜長石組成,由含二氧化矽低且含鹼金屬氧化物高的岩漿,噴出地球表面迅速凝固形成。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火成岩 | |
碧玄岩是一種細晶質火成岩,二氧化矽含量低,但富含鹼金屬。 根據QAPF分類圖表,碧玄岩含似長石10% 至 60%,超過 90% 的長石是斜長石。 缺失石英。 這將碧玄岩置於 QAPF分類圖表的玄武岩/鹼玄岩石區域中。碧玄岩 與鹼玄岩 之區別在於其標準橄欖石含量大於 10%。 雖然 IUGS 建議盡可能按礦物含量進行分類岩石,但火山岩常能玻璃狀或其顆粒非常細,礦物含量難區別。根據TAS 的化學分類。 碧玄岩在TAS 圖的 U1(碧玄岩 與鹼玄岩)區域。 同樣碧玄岩與鹼玄岩之區別在其標準橄欖石的含量。碧玄岩與霞石岩(Nephelinite)之區別,則是根據碧玄岩有超過 5% 的標準鈉長石和低於 20% 的標準霞石含量,[1][2].
碧玄岩中的礦物組合通常含豐富的長石包括霞石(nepheline)或白榴石(Leucite)、斜長石和輝石,以及橄欖石和少量鐵鈦氧化物,如鈦鐵礦,鈦磁鐵礦及鈦尖晶石(ulvospenel); 偶有少量鹼長石。其斑晶多爲單斜輝石(輝石)和橄欖石[3]。 輝石中的鈦、鋁和鈉含量明顯高於典型的拉斑玄武岩[4]。 缺失石英,斜方輝石和鴿子石(pigenite)[5]。
在化學上,碧玄岩是鎂鐵質的。比玄武岩含有更低的SiO2(42% 至 45% SiO2),高的鹼含量(3% 至 5.5% (Na2O 和K2O),在TAS 分類的圖表中,這種分佈很明顯。 與霞石相比,碧玄岩含較低的(Na2O +K2O )/SiO2的比率。
碧玄岩是鹼性岩漿系列中早期結晶出來的岩石,在鹼性岩漿噴發的地方都有 [6]。 它的分佈包括大陸,海洋島嶼,熱點和裂谷等地區[7]。
大約在12,900 年前的 Laacher See 火山噴發期間,其最後階段噴發出最深的岩漿,產生了碧玄岩和響石的火山礫 [8]。 這種現象被解釋是因爲為新岩漿註入,而引發火山噴發[9]。
碧玄岩和其他鹼性岩漿的噴發是火山島晚期的鹼性階段(再生階段) [10] 的特徵,通常在盾狀火山主要構建造階段之後 3 至 5 百萬年出現[11]。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