椵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椵岛map

39.557662°N 124.658689°E / 39.557662; 124.658689

椵島的位置

椵島韓語:가도椵島),古名東江皮島,是鴨綠江口以東的一個島嶼,與鴨綠江口的獐子島鹿島構成三足鼎立之勢,地理位置居於遼東半島朝鮮半島膠東半島之間。行政區劃上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鐵山郡管轄。椵島東西約15里,南北10里。在清軍入關戰爭期間,這裏以「皮島」之名為人所知,是明軍毛文龍部的據點。

歷史

天啟以來,明廷對駐扎在椵島的毛文龍頗為倚重,「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軍鎮皮島如內地。」、「毛文龍滅奴雖不足,牽奴則有餘」[1]。工科給事中楊所修曰:「東方自逆奴狂逞以來,唯一毛文龍孤撐海上,日從奴酋肘掖間撩動而牽制之。」然毛文龍部與崇煥不和且不肯受節制,難以調遣等問題,袁崇煥患之,與內閣輔臣錢龍錫談到平遼事宜,認為文龍「可用則用之,不可用則殺之」,主張「先從東江做起」,集中精力對付毛文龍[2]

Thumb
明清對峙形勢圖

崇禎二年(1629年)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煥閱兵為名,乘舟至雙島,六月三日上岸,毛文龍率領的皮島官兵列隊歡迎。此時袁祭出尚方寶劍,宣佈毛文龍十二條當斬之罪,私斬毛文龍,但其實毛文龍手上也有一把尚方寶劍,但由於見袁崇煥矯詔以為是崇禎帝要殺他,只能含淚捆綁被殺。後來清朝將軍鰲拜攻克毛島上明軍舊部,鰲拜本人也被提升了三等梅勒章京,冊封巴圖魯。結果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後不足一年,沒有其牽制拉鋸的後金如入無人之境直圍京師,史稱己巳之變

不過己巳之變之後,明朝軍隊仍然駐紮在島上。丙子戰爭期間的1636年農曆十二月,皇太極派人進攻皮島。阿濟格率軍攻破皮島並斬首島上的明軍軍官沈世魁。[3]楊嗣昌隨後將剩餘明軍撤回到山東北部的登萊[3]

朝鮮戰爭期間的1951年10月下旬,中國人民志願軍向鴨綠江口附近島嶼上的聯合國軍發動攻勢,使得聯合國軍撤兵。11月5日夜間,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皮島。11月14日,蘇聯的雅克戰鬥機掃射皮島。不久皮島被中國人民志願軍佔領。之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從皮島撤軍[4][5]

相關條目

引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