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又名白頭鵯白頭鵠仔臺灣話pe̍h-thâu-khok-á[2],是鵯屬小型鳴禽,冬季北方鳥南遷為候鳥,台灣亞種台灣留鳥,平均壽命約10到15年。白頭鵯常見於東亞臺灣西半部與東北部低海拔地區,中國大陸則是在長江南部的大多地區,以及香港琉球群島八重山群島沖繩等),性格活潑,不甚畏人。吃昆蟲種子水果,屬雜食性,雄鳥胸部灰色較深,雌鳥淺淡,雄鳥枕部(後頭部)白色極為清晰醒目。

Quick Facts 白頭鵯, 保護狀況 ...
白頭鵯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鵯科 Pycnonotidae
屬: 鵯屬 Pycnonotus
種:
白頭鵯 P. sinensis
二名法
Pycnonotus sinensis
Gmelin, 1789
異名
  • Muscicapa sinensis
Close
趙佶(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卷描繪的白頭鵯

種加詞sinensis」之拉丁語意為「來自中國」。

特徵

常成群出現在平原區灌木叢、丘陵樹林地帶,以及校園、公園、庭院、行道中的各種高高的電線與樹上。台灣的賞鳥人士常將白頭鵯、麻雀斯氏繡眼合稱為「城市三寶」,在上海白頭鵯也與麻雀、中國黑鶇珠頸斑鳩並列為「四大金剛」,兩者都突顯白頭鵯在其分佈地區是常見的城市鳥。

白頭鵯體長約17到22公分,額至頭頂純黑色而富有光澤,兩眼上方至後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環。耳羽後部有一白斑,此白環與白斑在黑色的頭部均極為醒目,老鳥的枕羽(後頭部)更潔白,所以又叫「白頭翁」。背和腰羽大部為灰綠色,翼和尾部稍帶黃綠色,頦,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顯的寬闊胸帶,腹部白色或灰白色,雜以黃綠色條紋,上體褐灰或橄欖灰色、具黃綠色羽緣,使上體形成不明顯的暗色縱紋。尾和兩翅暗褐色具黃綠色羽緣。虹膜褐色,嘴黑色,腳亦為黑色。幼鳥頭灰褐色,背橄欖色,胸部淺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復羽灰白。長居於山區、闊葉林、公園、樹林中,以果樹的漿果和種子為主食,並時常飛入果園偷吃果實,還會吃嫩葉嫩芽,尤其是蝴蝶蘭的嫩葉嫩芽,偶爾啄食昆蟲。初開始營巢繁殖,白頭鵯在進入繁殖期後會聚集在樹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們的注意。這種群聚的現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時就消失了。

習性

白頭鵯喜歡將巢築在相思樹榕樹上,在都市中常見以枯草或芒草穗築碗形陽台花木、樹叢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頭鵯的繁殖期,這段期間,如果見到一隻白頭鵯單獨站在突出的枝頭或是樹頂上高聲鳴叫,過不了多久,另一隻白頭鵯飛過來,兩隻鳥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牠們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對白頭鵯會建立牠們的領域,其範圍面積小,巢通常築在離地面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上,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窩產3到4枚,繁殖季節幾乎全以昆蟲為食。幼鳥需要經過大約十天到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過大約十天到兩、三個星期的餵食,就可以出巢。

與烏頭翁的關係

台灣特有種烏頭翁是一種外型與白頭鵯極為相近的鳥類,最主要的差別為烏頭翁頭頂黑色;白頭鵯頭頂白色。烏頭翁只分佈在臺東花蓮恆春半島。原本此二物種各踞台灣東西,壁壘分明,[3]然而由於交通因素和不當放生,白頭鵯逐漸進入了烏頭翁的分佈地域,並和其雜交產下具有共同特徵的後代,使烏頭翁生存出現危機。[4]

分佈

Thumb
台灣亞種,攝於台北市

白頭鵯主要分佈在東亞地區,北至中國大陸瀋陽[5],南至海南島香港台灣越南北部,和日本琉球群島八重山群島沖繩等)。台灣亞種為特有亞種。常見於低海拔地區的樹上。

亞種

Thumb
一隻白頭鵯停留在一棵生長於中國福建省霞浦縣古嶺下靈山寺的馬尾松上,身後是霞浦縣城

圖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