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 馬山面
- 富民面
- 龍淵面
- 興嵋面
- 東南面
- 北面
- 茄川面
- 文井面
- 西面
- 龍泉面
歷史
甕津郡的名稱源於當地的甕津半島。直到1945年,甕津郡管有一個邑及10個面,即:甕津邑、茄川面、交井面、東南面、鳳邱面、富民面、北面、西面、龍淵面、龍泉面、興嵋面。1945年8月15日解放後,南北分治,38線以北的交井面和茄川面歸北韓管轄,現歸黃海南道;以南的甕津邑、東南面、鳳邱面、富民面、北面、西面、龍淵面、龍泉面、興嵋面歸大韓民國管轄,屬於京畿道。韓戰後,日治時代屬瓮津郡的大陸部分全部被朝鮮佔領。只剩下原屬長淵郡的白翎面以及原屬碧城郡的松林面的大小延坪島。
這是一篇與朝鮮半島歷史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