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帥(1966年5月22日—),中國獨立電影導演,籍貫上海,獲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被歸入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作品以文藝片為主[1],惜大多數作品未能在中國公映。他對於電影的拍攝始終堅持自己的追求,既採取不同視點,又不脫離普通民眾的生活。王小帥本人強調電影在藝術與文化方面的責任與功能,對部分商業電影導演頗有微詞[2]。
生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剛出生不久的王小帥便隨同父母舉家往貴陽,並在那兒學習繪畫。改革開放後,在貴陽已生活了十三年的王小帥在1979年遷往武漢,在那裏又生活兩年。廓大氣派的武漢,給他青春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1981年,王小帥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八十年代初期,中國電影開始全面復甦。在學習美術期間,他逐漸對電影產生了興趣,因此在1985年中學畢業後便考進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而當時,第五代導演正積極探索中國電影的未來,王小帥也如饑似渴般接觸着世界各地的電影。
1990年,畢業後的王小帥被分配到福建電影製片廠工作。1993年,王小帥回到北京決定自籌資金,獨自編劇、執導、製片,終於完成了他的首部黑白電影《冬春的日子》。1994年,他帶着影片參加世界各地的多個電影節並獲獎。1995年,該片被英國廣播公司評為自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以來的一百部佳片,也是唯一入選的中國電影。
其後2000年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在國際上影響不小[3]。
2024年2月,王小帥攜講述大躍進及三年困難時期的新片《沃土》參加第74屆柏林影展。《綜藝》指該片早在2022年10月就已經遞交國家電影局審查,而且根據審查部門要求對電影進行50次刪減,但遲遲沒有拿到俗稱「龍標」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最後還是決定跳過「龍標」參展。[4]
電影作品
拍攝時間 | 片名 | 職務 | 獲獎 | 備註 | 在中國大陸上映 |
1993年 | 冬春的日子 | 導演 | 1995年,BBC評為電影誕生以來的100部佳片之一,也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影片。 | 黑白電影 | 否 |
1997年 | 極度寒冷 | 導演 | 否 | ||
1998年 | 扁擔·姑娘 | 導演 | 1999年,入圍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 | 已解禁 | |
1999年 | 夢幻田園 | 導演 | 是 | ||
2000年 | 十七歲的單車 | 導演 | 2001年,獲得第51屆柏林影展銀熊獎 | 已解禁 | |
2003年 | 二弟 | 導演 | 2003年,入圍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 | 否 | |
2005年 | 青紅 | 導演 | 2005年,獲得第58屆康城影展評審團獎 | 王小帥在頒獎台上激動地說那天恰逢他的生日 | 是 |
2004年 | 世界 | 客串演員 | 賈樟柯電影 | 是 | |
2007年 | 左右 | 導演 | 2008年,獲得第58屆柏林影展最佳編劇銀熊獎 | 是 | |
2009年 | 日照重慶 | 導演、編劇 | 2010年,入圍康城影展主競賽單元 | 是 | |
2012年 | 我11 | 導演、編劇 | 是 | ||
2014年 | 闖入者 | 導演、編劇 | 入圍第71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 | 是 | |
2017年 | 下海 | 監製 | 奧利維耶·梅斯執導 | 否 | |
2018年 | 大象席地而坐 | 投資人、劇組政治委員 | 2018獲得金馬獎 | 該片導演已於2017年10月12日自殺,王小帥拒絕對此回應 | 否 |
2018年 | 我的鏡頭 | 導演 | 紀錄片 | 是 | |
2019年 | 地久天長 | 導演、編劇 | 是 | ||
2022年 | 旅館 | 導演 | 否 | ||
2024年 | 沃土 | 導演 | 入圍第74屆柏林影展新生代單元 | 否 |
個人生活
前妻是製片人馮郇,兩人育有一子王天冉,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2015年5月22日,王小帥與他的女友劉璇(製片人)在北京舉行婚禮。
榮譽
- 2010年2月24日,法國文化部授予王小帥「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