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季光(1903年6月13日—1991年7月15日),又名熊季鑫,男,四川江津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學家、蠶絲專家。

生平

民國時期

五兄弟中排行老五。6歲入私塾,14歲入龍門鄉高等小學,17歲入江津縣立中學。父輩及兄長三人務農,假期回家常參加農活。1924年8月,熊季光考入南京東南大學預科讀書。五卅慘案和萬縣慘案後,他參加了南京聲援上海工人的罷工活動。1926年秋,在學校里參加中國國民黨。當年10月北伐軍攻下武昌,他便和幾位同學一道去武漢參加北伐軍。1927年2月因父病故,請假回家治喪後,到江津中山中學任教員兼教務主任,並負責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聯絡點,教授政治課。四一二事變後,1927年5月,熊季光在中山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江津地下組織。因學生作文抨擊當局,被逮捕。1928年2月,經地下黨組織營救出獄,後去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蠶桑系復學。在校參加驅逐腐敗院長學潮,被推選為農學院學生會負責人之一[1]

1930年2月,大學畢業,到江蘇淮陰農校任教員兼蠶科主任[2]。1931年8月,回中央大學農學院任助教。1932年2月後,在安徽宿縣第四職業中學和貴池縣第五職業中學任蠶科主任。1933年7月,夫婦二人去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養蠶研究室,研修家蠶遺傳育種學。1936年2月回國,任江蘇省蠶絲試驗場研究部主任。在此寫出《家蠶品種改良法》,介紹了日本家蠶雜交制種優勢利用技術等[3]

1937年8月,回川任蠶絲改良場技正、原種股主任。四川自行培育家蠶原原種、原種,製造農村用一代雜交種;良種白繭廠絲代替農家自繁自製的土種黃繭絲以及配套良法推廣。1938年1月,中華民國四川省建設廳派熊季光任場長,創辦三台蠶種製造場,兼三台蠶業推廣區主任。1940年3月起,先後任省農改所蠶絲組主任,成都原蠶制種場場長,北碚蠶種場場長兼川東蠶業推廣區主任,四川絲業公司總技師兼原種部主任等職。他積極參與籌辦四川大學農學院蠶桑系併兼任教授和系主任。1946年2月,熊季光任四川省蠶絲改良場場長,兼四川省南充高級蠶絲科職業學校校長[4]

共和國時期

1949年12月,解放軍攻佔南充川北行署於1950年3月制定了「川北蠶絲業由維持、恢復走向發展」的方針,熊季光續任川北蠶絲試驗場場長,兼南充高級職業學校校長,蠶絲場和蠶絲學校在服務於生產中得到恢復發展。1952年3月,任西南蠶業管理局川北分局副局長,當年7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3年任四川蠶業改進處副處長,1954年2月任西南紡織管理局蠶業處工程師。1956年8月起,任四川省蠶業管理局局長。1958年3月,轉至科研,改組南充蠶種場試驗部為四川省農業廳蠶桑試驗站,任工程師、副站長。1961年2月,省農科所蠶桑系與蠶桑試驗站合併,全省蠶桑科研力量集中於南充,成為四川蠶業科研的新起點[5]。1978年7月,任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研究員、所長[6]

1950年他擔任川北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4年起,連續當選為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第一、第二屆會議代表。1963年,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會議代表。1978年起,連任全國政協第五、第六屆政協委員。1936年他參加中華農學會,1948年任中國蠶絲學會籌備委員。他是中國蠶學會的創辦者之一[7]。從1963年起,連任中國蠶學會第一、第二屆副理事長。1991年7月15日,病逝於成都[8]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