潟湖
地理学的一种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潟湖也可以指珊瑚環礁所圍成的水域,有的漲潮時可與海相通。這種潟湖稱為環礁潟湖(英語:atoll lagoon),而前一種典型的潟湖稱為海岸潟湖(英語:coastal lagoon)。
潟[3]在漢語中是鹵鹹地之意,如《史記·貨殖列傳130》中載有「地潟」;《漢書》中載有「海瀕廣潟」,現較常見於日語,如新潟。「潟湖」曾一度被寫為「瀉湖」(如1983年版《現代漢語詞典》1276頁),但在1996年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已重新規範為「潟湖」,在該版本《現代漢語詞典》1395頁的「瀉湖」詞條中寫道:「瀉湖,潟湖的舊稱[4]。」但仍有很多人把「潟湖」寫成「瀉(泻)湖」。
功能
形成
潟湖多形成於泥沙質海岸,當海浪與海岸做垂直運動時形成壁障島這種堆積地貌,此外壁障島的發育還依賴較弱的潮差這一條件。潟湖原與外海相連,後來被壁障島或沙嘴等完全隔絕,與外海分離後,若淡水的注入量大於蒸發量,潟湖的鹽度便會降低,例如西湖就是從淺海灣變為內湖。
環礁中的潟湖

環礁中潟湖的形成是因為珊瑚礁周圍的島嶼下沉時,珊瑚礁通常會向上生長。這就會形成環狀珊瑚岸礁,直到最終只有珊瑚礁仍高於或略低於海平面。與岸礁沿岸形成的潟湖不同,環礁潟湖中通常含有一些深水區域,通常在20米或更深
分佈
著名潟湖
澳洲 赫利爾湖
註釋
參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