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裔臺灣人是臺灣閩南裔族群的第二大群體,僅次於泉州裔台灣人。父系祖籍位於福建漳州府(今漳州市等地)和龍巖直隸州(今龍巖市的新羅區及漳平市等地)。其原始母語為閩南語漳州方言。
歷史上,漳州人移民臺灣可至少追溯至荷蘭時期的閩南倭寇首領顏思齊,他曾率領漳泉人於笨港登陸並從事開墾。原鄉漳州平原被稱為「閩南穀倉」,因此漳州移民與其後裔在臺灣西部平原、中部盆地、北部丘陵、平野,以及東部的花東縱谷等地均取得相當優秀的開墾成就。
傳統上,相較於泉州裔台灣人偏向聚居於城市,漳州裔台灣人則多散居於鄉里間。泉州人在航海與經商上取得優異的成就,來自漳州的則在農耕開墾方面有着重大貢獻;也因此,來自泉州的成就多半表現在郊商與宮廟文化上,而來自漳州的則有較多的地主與豪族。清治乾隆中葉,漳泉族群之間因利益衝突與祖籍意識的催化下,經常發生大規模械鬥事件,俗稱「漳泉拚」。除了與泉州族群的衝突,因為鞏固開墾利益而逐漸壯大的會黨,也會因官府介入而引發民變,如林爽文、戴潮春等民變領袖均為漳州人。
實際上,漳州府區劃內亦有操客家話之客家社群存在,分佈在平和縣、南靖縣、雲霄縣、詔安縣山區地帶,人口較少,唯獨詔安的客語人口佔三分之一,在漳州客家人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2]。因其介於閩、客過渡地帶的特殊性,移民至台灣的後代較難分界,可能保有明顯客家特質而被歸類為客家裔台灣人,抑或是福佬化而成福佬客[3]。
移民背景
明朝中葉以降,漳州人口顯著增加,「生齒日繁,民不足於食,仰給他州, 又地濱海,舟楫通焉,商得其利,而農漸弛」[4]。漳州一地人口大量成長,耕地面積卻未見增長[5],人口土地關係失調,一遇天災人禍,往往造成重大饑荒。清順治五年(1648)至嘉慶元年(1796),一百五十年間總計發生十七次相當嚴重的饑荒。再者,清廷實施遷界令與海禁令,衍生出沿海地帶產業經濟、社會治安等問題[6]。而臺灣其時未開闢之地甚多,土地肥沃,地價極低,各項產業皆有發展潛力,種種因素皆吸引漳州人的移入[7]。
文化與信仰
漳州移民渡海至臺灣開墾時,把家鄉神祇信仰一併帶到臺灣。迄今臺灣的閩南裔漳州人仍不忘本,對待與家鄉同名、同神的寺廟,依然祭以鼎盛的香火。開漳聖王為漳州裔最具代表性的鄉土神,開漳聖王廟分佈臺灣各地漳州閩南人開發的地區。
- 漳州府移民跨縣信仰:開漳聖王(漳州客家人亦視為鄉土神)、輔信王公、倪府總管、廣惠尊王、保生大帝(原為泉州同安縣信仰,之後信仰遍佈整個閩南地區)、三山國王(原為廣東潮州信仰。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的漳州部分地區曾屬潮州管轄,轄境為漳州梁山以南,包括平和西南地區和雲霄、東山、詔安全境[8],次年(592年)改隸泉州龍溪縣;唐垂拱二年設立漳州,從泉州割龍溪縣南界地成立[9]。而《太平寰宇記》記載潮州晚至北宋仍屬廣州風俗區)
- 漳州府漳浦縣籍移民:古公三王
- 漳州府平和縣籍移民:三坪祖師
- 漳州府南靖縣籍移民:關聖帝君(不分地域,廣泛信仰的神靈,南靖視為鄉土神)、慚愧祖師
- 漳州府詔安縣籍移民:三官大帝(不分地域,廣泛信仰的神靈,詔安視為鄉土神)、五顯大帝
漳州移民主要分佈在中部平原地帶、基隆北海岸、蘭陽平原、嘉南平原和屏東平原;宜蘭、花蓮、桃園以及貢寮一帶的臺灣話腔調和漳州話特徵高度吻合,台中盆地至嘉義山線的內埔腔音韻也偏向漳州話。臺灣話混合第一優勢腔在漳州話和泉州話的比例當中,大部分的音韻聲調和漳州話相似,混入少部分泉州話變體,臺灣南部口音大部分為聲調偏漳州音的臺灣話漳泉混合腔,為目前的第一優勢腔,也是傳媒及廣播常用的臺灣話腔調。
各時期名人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