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戰役,是1949年12月27日至1950年2月19日,發生在中國雲南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同中華民國國軍進行的一場戰役。解放軍最終佔領西雙版納,控制雲南全境[2]。
背景
1949年12月9日,中華民國雲南省主席盧漢率第74、第93軍於昆明倒戈。但當時雲南的國軍勢力仍然存在,第8、第26軍試圖進攻昆明,與西昌國軍相呼應。對此,蔣中正十分讚賞,即派陸軍副總司令湯堯從台灣飛抵雲南,將上述兩個軍組編為第8兵團,由湯堯兼任司令。12月15日,國軍第8兵團兩個軍分別由霑益、宜良兩地前出,並於18日對昆明發起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即令滇桂黔邊縱隊和盧漢起義部隊,進行昆明保衛戰。同時,令解放軍第五兵團之第49師,乘汽車由滇西向滇東北馳援。22日,解放軍第49師進至曲靖、霑益地區殲滅國軍一部。國軍遂放棄對昆明的進攻,於12月下旬南撤併集結於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的邊境地區。國軍26軍位於蒙自、箇舊地區,第8兵團部及第8軍位於建水、石屏地區,企圖控制蒙自機場及通往國境的道路,伺機由空中或陸路逃往國外或台灣[3]。
中共中央軍委提出的以遠距離迂迴包圍消滅國軍殘餘的作戰方針。到1949年12月,第四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一部,分別由湖南、江西、廣東向廣西境內進擊,結束了圍殲白崇禧部的廣西戰役。同時,第二野戰軍主力和第一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及華北野戰軍各一部,分別從鄂西、湘南、陝南出擊,進行了圍殲四川境內胡宗南部的成都戰役。這兩次戰役使白崇禧、胡宗南部隊撤逃雲南的企圖成為泡影,為進行滇南戰役創造了良好條件[4]。
準備
為殲滅滇南湯堯集團,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織滇南戰役。除令入滇馳援昆明的第49師暫停前進外,又令位於廣西百色、南寧等地的第四野戰軍第38軍主力第114師、第151師和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之第13軍,由第4兵團首長統一指揮,立即向雲南進軍。第4兵團決心採取遠距離迂迴包圍。具體部署:以第13軍(第37、第38師為第一梯隊,第39師為第二梯隊)經百色、富寧、硯山、文山向開遠、蒙自方向兼程急進,首先奪占蒙自機場,斷國軍空中逃路;以第114、第151師及滇桂黔邊縱隊第1支隊經富寧、支山直插馬關、河口、金平,切斷國軍陸上逃路;滇桂黔邊縱隊以積極的行動配合主力作戰,聚殲國軍於雲南境內[5]。
1950年1月1日,各參戰部隊相繼按指定方向兼程急進。左路第114、第151師和邊縱第1支隊出發後,沿中越邊境山嶽叢林地帶連續疾進500餘公里,先頭於11日進至河口地區,控制了國軍向國外逃跑的陸上主要通道;右路第13軍一梯隊第37、第38師出發後,行程900餘公里,先頭於13日進至硯山及其以東地區[6]。至此,解放軍部署己基本形成[7]。
過程
為了防止被殲,湯堯集團開始做逃跑的準備。國軍第26軍全部退集蒙自地區,利用蒙自機場開始向國外空運眷屬和重要物資,並在蒙自東北的鳴鷲街派出1個團的警戒部隊掩護空運。國軍第8軍也似有東移跡象。為防國軍逃跑,解放軍第37師第一梯隊先在不等主力到達前,即大膽迂迴,迅速隱蔽地繞過國軍警戒部隊,於15日夜,突然向蒙自機場發起攻擊。至次日清晨,佔領了機場,國軍第92師一部被滅,1,200餘人被俘,繳獲飛機2架、戰防炮和山炮11門,及大量槍支彈藥和待運軍用物資,切斷了國軍空中逃路。這時,解放軍第37、第38師主力陸續趕到,首先攻佔蒙自縣城,爾後由第38師派出2個團,在邊縱部隊第1支隊1個團協同下,向蒙自東北進擊,圍殲了鳴鷲街國軍警戒團,繼而轉兵向西繼續進擊,於17日在開遠東側之大莊地區殲滅國軍一部[8]。與此同時,解放軍第114師在邊縱第1支隊1個團協同下,突然攻佔了紅河下游的主要渡口曼耗,殲滅國軍4個工兵連,控制了浮橋,並乘勝向紅河上游地區機動;第151師解放了曼耗以東的屏邊,主力進至蒙自南側,完全切斷了國軍南逃出境的陸上通道,並與右路解放軍形成了對開遠、箇舊、建水國軍的鉗擊之勢。解放軍這一突然行動,取得了戰役的主動權,為全殲滇南地區國軍創造了良好條件[5][9]。
18日,國軍第26軍開始向西逃竄,第8兵團部及第8軍則向南退逃。解放軍第4兵團即令各參戰部隊抓住戰機,大膽追擊圍殲國軍。截至19日,解放軍各追擊部隊先後推進至箇舊、雞街、金平及金平以北地區與國軍主力接觸,爾後大膽楔入國軍縱深實施迂迴包圍,殲滅國軍第26軍軍直、第93師、第161師各一部,第193師殘部和第8軍第237師大部。國軍第8軍副軍長田仲達見逃跑無望,在建水以東率部2,000餘人向解放軍邊縱部隊第10支隊投誠[5]。
21日,解放軍進佔建水、石屏,控制了箇舊至石屏鐵路全線。這時,國軍司令湯堯率其兵團部和第8軍主力第42、第170師、教導師和第3師1個團近2萬人,向石屏西南元江方向逃跑。鑑於石屏至元江一帶高路窄,不適宜解放軍大部隊作戰,第四兵團以營或團為單位,大膽對解放軍進行多路追擊。解放軍第37師之第109團第2營,追擊至營盤山附近地區,與國軍後衛部隊接觸,為防止國軍脫逃,該營以1個連偽裝國軍,利用夜暗搶佔了營盤山制高點,將國軍攔腰斬斷,爾後全營分路向國軍出擊,殲滅國軍1,700餘人。此時,逃到元江附近地區的國軍,在解放軍邊縱部隊西進支隊的截擊下,除前衛第170師和教導師一部通過元江鐵索橋西逃外,國軍教導師主力和第3師第9團紛紛向解放軍投誠[10]。
22日下午,國軍第8兵團司令湯堯率其兵團部和第42師逃至元江東岸地區,計劃渡河西逃,解放軍第109團第6連,依託有利地形進行了頑強阻擊。23日,解放軍擔任追擊和迂迴的各路部隊相繼趕到,並立即對國軍形成合圍。24日拂曉,各部隊對被圍國軍發起總攻,第8兵團司令湯堯率殘部實施多次反撲和突圍,但均被解放軍擊退。在穿插圍殲戰鬥中,解放軍第109團第2營1個班殲滅國軍800餘人;第110團第1、第2連,分別活捉了陸軍副總司令湯堯和第8軍軍長曹天戈[7]。在搜捕時,剛從昆明趕到的解放軍邊縱部隊和盧漢起義部隊也加入戰鬥,為繼續追殲西逃殘國軍第170師等,解放軍第13軍由第37師師長和一名副師長各率一部兵力,在邊縱部隊第9支隊配合下,於24日夜分南北兩路乘勝向西進擊[5]。
經過8天的強行軍,解放軍於2月4日在鎮沅西北追上了國軍,並連夜急進90公里,迂迴到撤退中的國軍前面,在勐統附近地區對撤逃國軍形成包圍。在解放軍攻擊之下,7日,國軍第170師師長孫進賢率殘部2,400餘人向解放軍投降。與此同時,解放軍邊縱第9支隊和盧漢起義部隊2個團,在墨江地區也迫使國軍教導師殘部1,000人投降[7]。2月16日,解放軍執行南路追擊任務的部隊,在瀾滄江以西臨近中緬邊境的南橋地區,殲滅了國軍第8兵團最後一股流散的官兵500餘人。19日,解放軍攻佔打洛,進而佔領整個西雙版納地區。至此,滇南戰役勝利結束[1][11][12]。
後續
在第八兵團被殲滅時,第八軍第二三七師709團長李國輝率領約千人突圍逃出,但最後僅殘存600多人。3月,李國輝團長的600多人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退至緬甸境內,在孟棒與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第二七八團副團長譚忠的部隊約800多人會合,共約1,500人,成為泰緬孤軍最早的起源[13][14]。
戰鬥序列
守方:中華民國國軍第八軍團[5]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