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硝酸氧鉍是一類名稱,適用於許多包含Bi3+,硝酸根離子和氧離子的化合物,可以認為是由Bi2O3、N2O5和H2O形成的化合物。硝酸氧鉍的其他名稱包括次硝酸鉍和硝酸鉍酰。在較早的文獻中,硝酸氧鉍通常被簡單地描述為BiONO3。硝酸氧鉍曾被稱為bismuti或bismutum subnitricum,並被用作白色顏料,用於美容護理以及用作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溫和消毒劑。[3][4]
硝酸氧鉍 | |
---|---|
IUPAC名 pentabismuth;oxygen(2-);nonahydroxide;tetranitrate | |
別名 | 鹼式硝酸鉍 次硝酸鉍 [USP:JAN] |
識別 | |
CAS號 | 1304-85-4(Bi5(OH)9(NO3)4O) 10361-46-3(BiONO3) |
PubChem | 73415757 |
ChemSpider | 65321938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QGWDKKHSDXWPET-UHFFFAOYSA-E[1] |
ChEBI | 31293 |
DrugBank | DB13209 |
MeSH | bismuth+subnitrate |
性質 | |
化學式 | Bi5H9N4O22 (基本化學式) [1] |
摩爾質量 | 1461.99 g/mol [1] g·mol⁻¹ |
密度 | 1.79 g/mL (H2O) [1] |
熔點 | 260°C 時分解 [1] |
沸點 | 260°C 時分解 [1] |
溶解性(水) | 不溶 [1]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一水合次硝酸鉍 | |
---|---|
IUPAC名 oxobismuthanyl nitrate;hydrate | |
識別 | |
CAS號 | 13595-83-0(Bi(OH)2NO3) |
PubChem | 129842132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HFJNHTDBULDRRH-UHFFFAOYSA-N |
性質 | |
化學式 | BiH2NO5 (基本化學式) [2] |
摩爾質量 | 305 g/mol [2] g·mol⁻¹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一些化合物已經通過單晶研究進行了充分表徵,並發現它們包含八面體[Bi6Ox(OH)8−x](10-x)+陽離子。有間接證據表明,在Bi(H2O)83+離子聚合後,水溶液中存在八面體陽離子Bi6O4(OH)46+[4]或八面體Bi6(OH)126+[5]存在於酸性溶液中。[6]離子Bi6O4(OH)46+在高氯酸鹽化合物Bi6O4(OH)4ClO4·7H2O[7]中發現,與八面體Sn6O4(OH)4簇在氧化亞錫水合物3SnO·H2O中呈等電子態。[5]包含此的化合物為:
化合物Bi6O5(OH)3(NO3)5.3H2O(相當於6Bi2O3.5N2O5.9H2O)也包含八面體單位,但是這次它們合併形成{[Bi6O5(OH)3]5+}2。[12]
另外,某些硝酸氧鹽具有層狀結構(在鹵化鉍中也發現了常見的基序):
八面體離子在一個八面體的角處具有6個Bi3+離子。鉍原子之間沒有共價鍵,它們通過橋接O2−和OH−陰離子而保持在適當的位置,八個三角形面中的每一個的中心都橋接了三個鉍離子。鉍離子本質上是四個坐標,並位於平面正方形金字塔的頂點。從頭開始對Bi3+的水合機理及其結構進行理論研究,得出的結論是Bi3+離子上的孤對電子具有立體化學活性。[15]
硝酸硝酸鉍可由硝酸鉍製得。例如通過添加鹼或五水合物,BiNO3·5H2O與KOH的反應使硝酸鉍溶液水解,或五水合物的可控熱分解。
熱脫水的最終氮氧化產物被認為是Bi5O7NO3,[14]與β–Bi5O7I具有相同的層狀結構。[17]氮氧化物熱分解的最終階段是氧化鉍,Bi2O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