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認股證

金融商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認股證,又稱衍生權證權證,是指標的證券[1]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所發行,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2]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認購證(call warrant)和認沽證(put warrant)的持有人分別有權(但沒有責任)以行使價在特定期限內購買和出售相關資產。

在香港金融市場,也音譯為窩輪Warrant)。窩輪、牛熊證及界內證等上市結構性產品合稱為「輪證」。

分類

一、按照「發行人的不同」,權證可以分為股本權證Equity Warrant)和備兌權證Covered Warrant)。

股本權證:
發行人通常為上市公司,標的證券為該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股票。股本權證持有人行權時,發行人會增發股票,標的證券的股本總額會增加。
備兌權證:
是由標的證券發行人以外的第三方(通常為證券公司或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權證。備兌權證持有人行權[3]時,發行人購買或支付標的證券或支付差價,並不會造成總股本的增加。

二、按「權力行使方向的不同」,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Call Warrant)和認沽權證Put Warrant)。

認購權證:
持有人可在約定期間或到期時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入標的證券。認購權證價值與標的證券價格同向變化,當標的證券價格低於認購權證行權價格[4]與行權手續費之和時,認購權證的價值為零。
認沽權證:
持有人可在約定期間或到期時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賣出標的證券。認沽權證價值與標的證券價格反向變化,當標的證券價格高於認沽權證行權價格與行權手續費之差時,認沽權證的價值為零。

三、按「行權期限的不同」,權證可以分為美式權證American Style Warrant)、歐式權證European Style Warrant)和百慕達式權證Bermuda Style Warrant)。

美式權證:
持有人可以在權證到期日前的任一交易日行權。
歐式權證:
持有人只能在權證到期日當日行權。
百慕達權證:
介於歐式權證和美式權證之間,百慕達權證具有多個行權日或是一段行權期,如到期日前5日。
Remove ads

權證和其他金融衍生產品的區別

更多資訊 不同點, 權證 ...

權證的價值

權證的價值(或價格)等於內在價值時間價值之和。

符號說明

以下是下文中出現的符號的經濟意義:

現值函數
:內在價值
:時間價值
:權證到期日
:當前時點
:標的證券當前價格
:標的證券到期日價格
履約價格
無風險收益率,一般為同期美國國庫券利率
自然對數的底數
:最大值函數,返回的最大值。
:歐式認購權證的價格
:歐式認售權證的價格
Remove ads

內在價值

內在價值(英語:Intrinsic Value)是指權證持有人行權時所能獲得的收益。

對於認購權證:

對於認售權證:

由於上述計算的權證價值小於零時,權證持有人不會行權而會通過次級市場購買或賣出標的證券,所以權證的內在價值大於等於零。所以:

Remove ads

時間價值

時間價值(英語:Time Value)是指權證有效期內標的的資產價格波動為權證持有人帶來收益的可能性所隱含的價值。

權證的時間價值隨着時間的減少而減少,在到期日時,時間價值

定價方法

權證的定價方法包括布萊克-休斯模型二叉樹模型蒙特卡羅模擬有限差分方法。其中以布萊克-休斯模型(又稱BS模型)最為常用。

風險

權證在用於投機時提升風險,使收益的方差擴大;在用於套期保值時,降低風險,使收益的方差降低。2006年5月31日,茅台認沽權證(上交所58099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日漲幅高達922.82%,最高達到3.037元。但隨後幾天又大幅回落,2006年6月5日收於2.384元,而此時該權證的理論價值小於0.20元。

權證用於投機時,風險遠高於股票的原因如下:

  1. 權證具有時間性,當權證到期後,沒有行權價值的權證將被註銷,此時權證持有人沒有任何收益。
  2. 權證的交易價格普遍較低,當價格變化1單位時,便會有較大的收益率變動。
  3. 權證的波動率較大,需要隨時關注。
  4. 權証的時間價值會每天減少,故即使股市一個月沒有升跌,相關權証尚有25%-40%的下跌空間。
  5. 實際價格與理論價格仍有差距,能預測股市走勢不等於由理論得出的利潤。

權證市場

目前權證交易的主要市場是香港和新加坡。其中香港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權證市場,有上千隻權證。2006年香港認股證市場每日平均成交量不逾100億港元,至2007年第三季的成交量已增致每日平均188億港元。2007年10月更曾創出單日成交量超過500億的紀錄[5][6]。2007年12月17日認股證發行公司麥格理證券舉行新聞發佈會,指香港認股證市場截至2007年11月底止,認股證成交額為41,600億港元較2006年全年成交額18,000億港元增長1.31倍。而每日認股證成交金額約為188億元,佔港股整體成交金額逾20%;而發行數量亦由2006年的2,823隻增加至07年11月的6,027隻增長1.13倍;發行商數目由06年的19個,增至07年的23個[7][8][9]。截止到2006年6月5日,中國大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只有權證27隻(兩者現時不時已不再營運),但單日交易額高達百億。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