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認股證,又稱衍生權證或權證,是指標的證券[1]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所發行,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2]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認購證(call warrant)和認沽證(put warrant)的持有人分別有權(但沒有責任)以行使價在特定期限內購買和出售相關資產。
在香港金融市場,也音譯為窩輪(Warrant)。窩輪、牛熊證及界內證等上市結構性產品合稱為「輪證」。
一、按照「發行人的不同」,權證可以分為股本權證(Equity Warrant)和備兌權證(Covered Warrant)。
二、按「權力行使方向的不同」,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Call Warrant)和認沽權證(Put Warrant)。
三、按「行權期限的不同」,權證可以分為美式權證(American Style Warrant)、歐式權證(European Style Warrant)和百慕達式權證(Bermuda Style Warrant)。
權證的價值(或價格)等於內在價值與時間價值之和。
以下是下文中出現的符號的經濟意義:
內在價值(英語:Intrinsic Value)是指權證持有人行權時所能獲得的收益。
對於認購權證:
對於認售權證:
由於上述計算的權證價值小於零時,權證持有人不會行權而會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或賣出標的證券,所以權證的內在價值大於等於零。所以:
時間價值(英語:Time Value)是指權證有效期內標的的資產價格波動為權證持有人帶來收益的可能性所隱含的價值。
權證的時間價值隨着時間的減少而減少,在到期日時,時間價值。
權證的定價方法包括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二叉樹模型、蒙特卡羅模擬和有限差分方法。其中以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又稱BS模型)最為常用。
權證在用於投機時提升風險,使收益的方差擴大;在用於套期保值時,降低風險,使收益的方差降低。2006年5月31日,茅台認沽權證(上交所:58099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日漲幅高達922.82%,最高達到3.037元。但隨後幾天又大幅回落,2006年6月5日收於2.384元,而此時該權證的理論價值小於0.20元。
權證用於投機時,風險遠高於股票的原因如下:
目前權證交易的主要市場是香港和新加坡。其中香港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權證市場,有上千隻權證。2006年香港認股證市場每日平均成交量不逾100億港元,至2007年第三季的成交量已增致每日平均188億港元。2007年10月更曾創出單日成交量超過500億的紀錄[5]、[6]。2007年12月17日認股證發行公司麥格理證券舉行新聞發佈會,指香港認股證市場截至2007年11月底止,認股證成交額為41,600億港元較2006年全年成交額18,000億港元增長1.31倍。而每日認股證成交金額約為188億元,佔港股整體成交金額逾20%;而發行數量亦由2006年的2,823隻增加至07年11月的6,027隻增長1.13倍;發行商數目由06年的19個,增至07年的23個[7]、[8]、[9]。截止到2006年6月5日,中國大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只有權證27隻(兩者現時不時已不再營運),但單日交易額高達百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