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慄(1537年—1599年)字彥慎,號晚翠堂,是朝鮮王朝時期的將軍。他是領議政權轍的第四子,也是李恆福的丈人。他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擔任了朝鮮軍隊的都元帥(總司令),並以指揮了以少勝多的幸州大捷而出名。
生平
權慄出生於安東權氏的一個富裕家庭裏,其父是領議政權轍。1582年以明經中進士,之後歷任承文院正字、成均館典籍、司憲府監察、鏡城府判官、戶曹正郞、義州牧使等職務。1592年初,因為有流言說朝鮮與日本勾結攻打大明,權慄作為義州牧使受到牽連而被下獄,但是最終被判無罪。[2]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在柳成龍的推薦下,權慄出任光州牧使。權慄在全羅道巡察使李洸麾下作戰,與五萬多來自南方的勤王軍準備北上攻打漢城。然而,李洸最終在龍仁被日軍擊敗。權慄退往光州,並組織了一千名民兵。
日軍到達錦山以後,全羅道的治所移往全州。權慄率軍前往全州的大門梨峙,以遏日軍兵鋒。小早川隆景率一萬日軍襲擊梨峙,權慄以一千民兵抵擋日軍的進攻。[3]權慄親自監陣,如有退卻,立即斬首。民兵首領黃進被火銃擊中,依然奮勇戰鬥。權慄戰勝了日軍,並收復了全羅道。
朝鮮朝廷嘉獎了權慄的功績,於次年任命他為全羅道觀察使兼巡察使。權慄組織了民兵和僧侶共計一萬餘人,前往京畿道,試圖收復漢城。[3]途中繼續募兵,兵力達到二萬人。權慄到達水原附近的禿城(一說「禿山城」)駐紮。日軍宇喜多秀家包圍了該城達一個多月,城內斷絕了水源。權慄急中生智,命令將幾匹戰馬牽到城牆之上,用白米洗馬,使之就像用許多水沖洗過一樣。日軍本想使城中斷絕水源而投降,見了此景,只得退回漢城。權慄趁機出擊,擊斃日軍3000餘人。此戰之後,朝鮮純祖在禿城的最高處建立:「洗馬臺」,以示紀念。同時命令權慄向北攻擊漢城的日軍。
(也有人認為這個故事出自朝鮮人的虛構,因為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真田幸隆在防守戶石城時也有同樣的傳說。)
權慄率所部2800人到達破敗的城堡——漢城附近的幸州山城。此時,日軍在碧蹄館之戰中擊敗了明軍,對幸州山城附近朝鮮軍的到來感到畏懼,於是組織了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包、小早川隆景、黑田長政、小西行長、石田三成、吉川廣家等部,共計三萬人,圍攻幸州山城。權慄率2800人奮戰,使用火車和飛擊震天雷等武器,擊退了日軍的進攻。[3]這次戰鬥就是歷史上的幸州大捷,權慄等義兵斬首超過一百三十級,並得到明朝援將的肯定讚賞,萬曆皇帝也特別降旨嘉勉,稱「朝鮮素稱強國,今觀權慄斬獲甚多,該國人民尙可振作。朕甚嘉之」[4]。
權慄雖然擊退了日軍,但所部也傷亡慘重,退往坡州據守。[3]同年6月,在第二次晉州城之戰中,權慄主張迎擊日軍,並於咸安郡截擊日軍。然而,日軍使用火銃攻擊,權慄軍大敗,退往全州。[5]
後來權慄被任命為都元帥,成為朝鮮全國抗日的總指揮。由於他使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對待逃兵,曾經被朝鮮朝廷免職,但不久即官復原職。1597年,日軍再次入侵朝鮮,史稱丁酉再亂。權慄命令朝鮮水軍攻擊日軍,但三道水軍統制使(朝鮮的水軍主帥)元均卻對此持消極的態度。權慄大怒,以鞭鞭打元均,脅迫其出戰。元均被迫出擊,在漆川梁海戰中遭到日軍藤堂高虎的襲擊,大敗身亡。此後,日軍席捲了全羅道、忠清道等地。朝鮮將軍李舜臣最終取得鳴梁大捷,為朝鮮軍和明軍贏得了戰機。不久以後,權慄同明軍麻貴部計劃攻擊日軍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朝鮮軍在戰鬥中十分英勇,權栗還親手斬殺了數名逃兵,受到了明軍經理楊鎬的讚賞。但是由於對援軍疏於防備,日軍在次年的蔚山城之戰中大敗朝鮮、明朝聯軍。之後的戰鬥,三位明軍將領劉綎、麻貴、董一元都要求權慄協同作戰,最終權慄和劉綎參加了9月的順天城之戰。
1598年,豐臣秀吉逝世,日軍退出朝鮮。次年,權慄以63歲的年齡辭職還鄉,同年7月病死。死後,被朝鮮朝廷追贈領議政的官職,諡號忠莊。與李舜臣、元均同授一等宣武功臣。
評價
朝鮮宣祖:卿名聞天下,威懾敵國,元帥之任,舍卿伊誰。
萬曆皇帝:今觀全羅斬獲數多,該國人民尚可振作。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