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俊卿(1914年—2000年7月12日),曾用名林青俊,男,福建廈門人,出生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音樂之島」的 鼓浪嶼, 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醫生,男中音歌唱家,上海聲樂研究所所長(1957-1965),北京聲樂研究所所長(1985-1989), 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 林俊卿18歲從廈門同文書院畢業,先後就讀於南京金陵大學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並於1940年獲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1][2][3][4][5]。
林俊卿1940年獲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之後, 在上海開私人診所行醫。 1941年,出於對音樂的愛好, 在業餘時間, 他跟隨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的指揮意大利音樂家梅百器(Mario Paci 1878~1946年)學習西洋美聲唱法。後來, 他又跟隨美國到來的大都會歌劇院簽約歌唱家莫那維塔(B.Bonavita), 一位擅長「咽音唱法」的意大利人,研習莫那維塔的」咽音練聲法」。 從林俊卿沒有上過音樂院校,而是在業餘學唱西洋美聲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從而創立了一整套嚴謹的「咽音唱法」歌唱體系。他常在上海的「意大利俱樂部」演唱, 當時的英文報紙評論:「他雖然只是一位業餘歌唱家,但技巧水平遠遠超出一般專業演員。」「專家們都認為他是中國史無前例歌唱能力最強的男中音。」[3][4]
1953年初夏,林俊卿大夫被選入由國內各界精英組成的中國青年代表團去波蘭華沙, 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 同時還順道出訪波蘭、蘇聯、羅馬尼亞和民主德國等地演唱。聯歡節上和出訪期間,林俊卿的演唱引起當地的媒體的連篇讚揚。 民主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西洋唱法誕生地之一),來函照會中國使館,正式聘請林俊卿出任該院的聲樂教授[4][3]。
國外對林俊卿的強烈反響,以及他在出訪時為同行的多名歌唱、戲曲演員治療聲帶的事跡,引起文化部的高度重視,建議讓林俊卿改行從事聲樂教學和研究工作。1957年, 文化部特在上海為他創辦了專門從事咽音發聲研究和教授歌唱的上海聲樂研究所,林俊卿任所長[4]。 得益於林氏咽音練聲法包括,歌唱家王昆(中國第一個演白毛女-演喜兒),歌唱家馬玉濤、郭頌、張映哲、京劇演員童芷苓、電影演員向梅、維族歌手克里木……等等[3][6]。著名高音歌唱家羅榮鉅得益於林俊卿「咽音唱法」, 在上海聲樂研究所的學習使其聲樂藝術又攀登到一個新的高度[7][8]。
上海聲樂研究所1965年停辦,林俊卿在文革中受到衝擊。 文革後,1985年,聲樂研究所在北京恢復, 更名為北京聲樂研究所。1989年,林俊卿年事已高,改任名譽所長,並提名上海聲樂研究所1964年畢業的中國男中音歌唱家,原福建省歌舞劇院副院長鍾振發接任所長。1999年10月,經文化部批准,北京聲樂研究所,和文化部文化科技開發中心、以原中國藝術科學技術研究所為基礎,合併改組為中國藝術科學技術研究所[5][9]。
咽音(pharyngeal voice)是意大利美聲傳統練聲的「密方」[10]。 林俊卿將醫學解剖和聲樂發聲結合起來,並以醫學臨床的經驗, 運用咽音練聲法[5][10]。 發咽音就是把咽部調節成為管的樣子。按照林俊卿的咽音練聲法, 要發出特有的咽音,使得運用聲帶發音的時候,聲帶受到保護。其中用氣和發音位置的要求,打開喉嚨,提高發聲的位置;深呼吸運丹田;後胸腔直震後腦等運氣發聲。林俊卿的咽音練聲法有八個步驟, 其中步驟1是四組無聲練習。那些沒有任何基礎的人需要從無聲練習開始。
無聲練習的目的包括,緩解下巴緊張,放鬆下巴,等。無聲練習的內容大致如下:
練習1見於Douglas Stanley的《你的聲音》一書[11]。練習2和3, 見於霍恩(Marilyn Horne)的老師維納德氏(Vennard)的著作[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