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軌道器任務[6](英語:Mars Orbiter Mission, MOM)或非正式地稱為曼加里安號Mangalyaan梵語मङ्गलयान,意為「火星之船」),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的火星環繞探測器,於2013年11月5日成功發射[7][8][9]。該次任務是一項「技術示範」項目,目標是發展行星際探測任務必須的設計、規劃、管理和操作相關技術[10]

Quick Facts 所屬組織, 主製造商 ...
火星軌道器任務
Mars Orbiter Mission
所屬組織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
主製造商印度太空研究組織衛星中心英語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 Satellite Centre(ISAC)
任務類型軌道衛星[1]
環繞對象火星
發射時間2013年11月5日
9時08分 UTC[2]
運載火箭PSLV-XL C25[3]
發射地點薩迪什·達萬太空中心第一發射台
任務時長原定6個月
目前已運作10年9個月27日
COSPAR ID2013-060A
SATCAT no.39370
質量1,350公斤[3]
載荷15公斤[4]
軌道參數
參考坐標系火星環繞軌道
傾角150.0° [5]
Close

歷史

火星軌道探測器已於印度標準時間2013年11月5日2:38 PM(9:08 UTC)在位於斯里赫里戈達島薩迪什·達萬太空中心第一發射台PSLV-XL C25 型火箭發射[11]。該任務的發射窗口是在同年10月28日後約20日的時間內[2]。火星軌道探測器正式發射倒數計時開始於2013年11月3日06:08 AM,發射成功後結束。本項任務是印度的首個行星際探測任務。印度ISRO是繼俄羅斯RSA、美國NASA、歐洲ESA之後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任務的太空機構[12]

2013年11月30日 19:19 UTC,火星軌道探測器引擎開動23分鐘進入霍曼轉移軌道,離開地球軌道而進入飛向火星的日心軌道[13]探測器旅行780,000,000公里(480,000,000英里)的距離到達火星。[14]

2014年9月24日,火星軌道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15] 2022 軌道探測器失去聯繫 8 年任務結束。

製作

大部分技術和部件也是印度本土研發,耗資大約45億盧比(折合約七千四百萬美元),經費僅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十分之一,是至今最省錢的火星探測項目,莫迪說比拍一部荷里活電影更便宜[16]

任務載荷

曼加里安號攜帶四台科研設備和一架照相機,預料環繞火星軌道至少六個月,分析火星大氣和地質,其中一個目標是嘗試尋找甲烷,以證明火星曾有生物存在。

項目總投資7300萬美元,15千克(33磅)載荷包括五個科學儀器:[4][17][18]

More information 科學儀器 ...
科學儀器
LAP 來曼阿爾法光度計 1.97公斤(4.3磅)
MSM 火星甲烷探測器 2.94公斤(6.5磅)
MENCA 火星外大氣層中性粒子質譜儀 3.56公斤(7.8磅)
TIS 熱紅外譜儀 3.20公斤(7.1磅)
MCC 彩色相機 1.27公斤(2.8磅)
Close
大氣研究
  • 來曼阿爾法光度計(LAP):測量火星上大氣層中氫與氘的比率,從而可以推導火星失去水的過程。重1.97kg
  • 火星甲烷探測器(MSM):重2.94kg
粒子環境研究
  • 火星外大氣層中性粒子質譜儀(MENCA):重3.56kg
表面成像研究
  • 彩色相機(MCC):火星表面資訊。重1.27kg
  • 熱紅外譜儀(TIS):重3.2kg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