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麓戰爭明朝進入雲南初期,與地方傣族政權麓川(又稱孟卯)之間爆發的戰爭,包括1386年的景東之役和1388年的摩沙勒之役、定邊之役,也有學者將這三次戰役歸入麓川之役中,稱「明初麓川之役」[1]。最終麓川投降,向明廷稱臣納貢。朱元璋在1386年至1388年間徵調內地省份共20萬大軍開赴雲南,準備徹底解決麓川問題,不過當時明廷深入控制雲南邊疆的時機尚未成熟,最終沒有剿滅麓川,而調撥的20萬大軍當中,有13萬留駐雲南,成為明初對雲南實行的軍事移民的一部分。

Quick Facts 明麓戰爭, 日期 ...
明麓戰爭
日期公曆:1386年1月-1388年5月
農曆:1385年12月-1388年3月
地點
結果 明朝勝利
參戰方
麓川 明朝
指揮官與領導者
  • 思倫法(1386、1388)
  • 刀廝郎(1388)
  • 刀廝養(1388)
兵力

1386:10萬


1388:30萬+、100頭戰象

1386:2萬+


1388:3萬+
傷亡與損失
1388:戰死31,500、被俘10,000,戰象一半戰死、37頭被俘 不明
Close

背景

麓川(又稱孟卯)是明朝時期中國西南的一個傣族政權,1384年歸附明朝[2],首領思倫法受封「麓川平緬宣慰使」[3]景東原是麓川屬地,系思可法東征所得,1382年景東陶孟俄陶宣佈脫離麓川,歸順明朝[4]。思倫法認為俄陶有礙於其進行割據擴張[5],決定討伐景東[6]

經過

景東之役

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二月,思倫法率兵十餘萬,進攻景東者吉寨,景東土知府俄陶、千夫長他當率領土兵兩萬前往抵禦,被思倫法擊敗,俄陶率部退至大理府白崖川。明軍都督馮誠領兵迎擊思倫法,時值大霧,明軍失利,千戶王升戰死。[7][8]

景東之役後,明朝沒有馬上進行反擊[9]。明廷先籠絡車里,升車里軍民府為車里軍民宣慰使司,並激化車里與麓川之間的矛盾,希望車里能夠發兵一同征討麓川[10]。明太祖朱元璋通政司經歷楊大用褒獎俄陶忠誠之心,並賜俄陶白銀500兩、綢緞20匹[8]。明朝派出間諜李原名前往麓川探查敵情[11],李原名的情報使朱元璋作出判斷,麓川遲早會有擾邊之患,於是下令金齒楚雄品甸等地加固城防,準備火器,禁止任何人前往麓川[12]。1387年8月至1388年6月,朱元璋調集四川陝西山西湖廣河南等省兵力計20萬[13],召集雲南元江土兵5萬[14],準備徹底解決麓川問題[9]

摩沙勒與定邊之役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正月,思倫法進攻馬龍他郎甸摩沙勒寨(今新平縣漠沙鎮[15]),西平侯沐英令都督寧正迎敵,擊敗思倫法,斬首麓川軍一千五百餘級[16]

為報摩沙勒之仇,三月甲辰,思倫法率兵三十萬(又說十五萬[17])、戰象百餘頭,進攻定邊沐英挑選三萬(又說一萬五千[17])精騎,奔行15日抵達定邊。明軍先以300輕騎出陣挑釁,麓川軍出萬餘士兵及戰象三十餘頭發動進攻,用戰象衝擊明軍,明軍射箭一輪,擊中戰象左膝,操控戰象的士兵摔落,麓川軍指揮官也受到箭傷,向後退時再中一箭,戰死。明軍乘勝追擊,斬首麓川軍數百級[18]

隨後,沐英召集諸將,稱定邊遭麓川圍困已久,要求儘快擊敗麓川軍,並提出麓川軍的戰象是對明軍最大的威脅,騎兵對此將無能為力。明軍制定戰術,在陣中佈置三行火銃神機箭,第一行銃箭齊發,攻擊麓川軍象陣,麓川若不退則第二行繼續攻擊,再不退第三行繼之。明軍分為三隊,都督馮誠領前隊,都督同知寧正領左隊,湯昭領右隊[19]

決戰開始,麓川軍出營列陣,各首領都乘坐戰象,戰象披甲,兩側掛有竹筒,竹筒中插有短。兩軍陣列接觸時,麓川軍用象陣突前,明軍發射火器,聲震山谷,麓川軍戰象畏懼而逃。明軍指揮張因、千戶張榮祖率軍追擊,直搗麓川軍營地,將其營地燒毀。麓川軍的「昔剌」(最善戰的勇士)率眾死戰,沐英在高處觀察戰局,發現左隊略有後退,遂傳令斬左隊將領,明軍將士振奮,猛攻麓川陣地,麓川軍潰敗。此役明軍大勝,斬首三萬餘級,俘虜萬餘人,麓川軍的戰象一半戰死,被生擒三十七頭,思倫法逃走[20]

戰後

朱元璋收到定邊之役的捷報後,要求沐英移師屯戍景東,等待外省調來的大軍集結,不能輕易接受麓川投降[21]。雖然麓川在定邊之役被雲南官軍擊敗,但朝廷調集的大軍「已在中途,不可止遏」,朱元璋要求車里、順寧、元江等傣族土司整備兵象,準備剿滅麓川[22]。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五月,朱元璋旨諭沐英,向思倫法開出談判條件:賠償15,000匹馬、30,000頭牛、500頭象、300名象奴[23]

此時,滇東的東川芒部等彝族土司認為有機可乘,與麓川勾結[24],拒絕向明軍提供糧草,並供給麓川象馬草料,朱元璋要求先擺平滇東的問題[25]。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六月,東川土官造反[26];八月,越州土官阿資、羅雄州營長發束造反[27]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一月,滇東起義平息後,思倫法見形勢不利[28],派使者前往昆明,辯稱攻擊定邊是下屬刀廝郎、刀廝養所為,表示願輸貢賦[29]。明朝考慮到深入控制雲南邊疆的時機尚未成熟,所以接受了思倫法投降[30]。在明朝使臣楊大用的要求下,思倫法交出刀廝郎等137名「戰犯」以及叛明逃至麓川的姚安土官自久[註 1][29]。此後,麓川對明朝三年一貢[32]

明朝為征討麓川而從外省調至雲南的兵力,更多是出於「屯戍」的目的,向雲南進行軍事移民以鞏固明朝在西南邊疆的統治,這批移民最終有近13萬留在雲南,駐守在全滇各地的衛所中[13]

參見

註釋

引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