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錢硬幣(日語:一銭硬貨)是日本歷史上曾發行的一種輔助貨幣,面額為「一」,每一百枚價值一日元[1]。該幣為依1871年《新貨條例日語新貨条例》發行的輔助貨幣,最早發行於明治六年(1873年)[2],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停鑄,歷明治大正昭和三位日本天皇。硬幣材質方面,發行流通的一錢硬幣曾先後以純銅青銅黃銅金屬合金製造;1945年曾製造陶質一錢硬幣,但並未發行。1953年,日本政府頒佈《小額通貨整理法》,面額低於1日元的貨幣被廢止,一錢硬幣與其他小額貨幣皆退出流通[3]

Quick Facts 一錢, 國家/地區 ...
一錢
國家/地區日本
價值 1100日元
形狀圓形
鑄造年份1873年-1945年
正面
圖案多種版本,見#基本訊息
背面
圖案多種版本,見#基本訊息
Close

基本訊息

More information 版別[4], 圖案 ...
版別[4] 圖案 發行年代 直徑 重量 材質 正面描述[a] 背面描述 來源
龍一錢銅幣
竜1銭銅貨
1873年-1888年 27.87mm 7.13g 98%,含2% 、國號、年號紀年、英文面額 面額、菊花紋章、兌換說明、蔓草 [2]
稻一錢青銅幣
稲1銭青銅貨
1898年-1915年 4.66g 含銅95%,含錫4%,含1% 旭日、國號、年號紀年、英文面額 面額、稻穗 [5]
桐一錢青銅幣
桐1銭青銅貨
1916年-1938年 23.03mm 3.75g 桐紋、國號、年號紀年、櫻花 面額、蔓草 [5]
烏鴉一錢黃銅幣
カラス1銭黄銅貨
1938年 含銅90%,含鋅10% 八咫烏、祥雲、國號、年號紀年、櫻花 面額、海浪、桐紋、八棱鏡、菊紋 [6]
烏鴉一錢鋁幣
カラス1銭アルミ貨
1938年-1940年 17.5mm 0.9g 含鋁100% [7]
富士山一錢鋁幣
富士1銭アルミ貨
1941年-1943年 16.0mm 0.65g/0.55g 國號、年號紀年、「一」 面額、富士山、菊紋 [7]
一錢錫幣
1銭錫貨
1944年-1945年 15.0mm 1.3g 含錫50%,含鋅50% 國號、年號紀年 面額、菊紋、蔓草 [8]
Close

版別與鑄造量

明治年間

一錢硬幣正式始鑄於明治六年(1873年),明治年間所鑄均為銅幣。日本造幣局在正式發行一錢硬幣前曾於明治二年和明治三年進行試鑄日語試鋳貨幣。明治二年試鑄幣材質為銅,正面以珠點圓環分為內外兩層,內層為的圖案,外圈文字全部朝向錢幣中心,順時針為「大日本·明治二年·一錢」,背面中央為旭日圖案,下方為「以百枚換一圓」錢文[9][10]。明治三年試鑄幣材質為銅,正面與明治二年試鑄幣相似,龍圖細節稍有不同,紀年為「明治三年」,背面也以珠點圓環分為內外兩層,內層為旭日圖案,正上方為菊花紋章,菊花兩側各3字,合為「以百枚換一圓」,下方為蔓草圖案[11]

明治六年(1873年)開始正式發行第一版一錢硬幣,材質為純銅(含銅98%),直徑為27.87mm,重量為7.13g,圖案錢文與半錢銅幣相似,正面以珠點圓環分為內外兩層,內層為龍的圖案,外圈文字全部朝向錢幣中心,上半圈順時針為「大日本·明治○○年」(○○為紀年漢字),下半圈逆時針為「1 SEN」;背面中央為面額「一錢」,正上方為菊花紋章,菊花兩側各3字,合為「以百枚換一圓」,面額下方為蔓草圖案[2]。明治十三年(1880年)之前,正面的龍圖為角鱗,之後為波鱗[4]。與其他帶有龍圖的硬幣一樣,曾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展出帶有「明治二十五年」錢文的試鑄幣[12]

明治三十年(1897年)三月,日本頒佈《貨幣法日語貨幣法》,開始施行金本位,且由於甲午中日戰爭影響,不再發行帶有龍圖案的貨幣[4]。明治三十一年開始發行第二版,材質為青銅(含銅95%、錫4%、鋁1%),直徑為27.87mm,重量為4.66g,是日本最早的青銅機制幣,正面以珠點圓環分為內外兩層,內層為旭日圖案,外圈文字全部朝向錢幣中心,包括順時針的「大日本·明治○○年」(○○為紀年漢字)和逆時針的「1 SEN」字樣;背面為稻穗圖案,中央為面額「一錢」[5]

More information 版別, 幣面紀年 ...
明治年間一錢銅幣發行量
版別 幣面紀年 公元紀年 鑄造量 數據來源
龍一錢銅幣 明治六年 1873年 1,301,486 [13]
明治七年 1874年 25,564,953 [13]
明治八年 1875年 32,832,038 [13]
明治九年 1876年 38,048,906 [13]
明治十年 1877年 98,041,824 [13]
明治十三年 1880年 33,947,810 [14]
明治十四年 1881年 16,123,612 [14]
明治十五年 1882年 19,150,666 [14]
明治十六年 1883年 47,613,017 [14]
明治十七年 1884年 53,702,768 [14]
明治十八年 1885年 46,846,352 [14]
明治十九年 1886年 26,886,198 [14]
明治二十年 1887年 22,249,580 [14]
明治二十一年 1888年 25,864,939 [14]
明治二十五年 1892年 未流通 [14]
稻一錢青銅幣 明治三十一年 1898年 3,649,448 [15]
明治三十二年 1899年 9,764,028 [15]
明治三十三年 1900年 3,086,524 [15]
明治三十四年 1901年 5,555,155 [15]
明治三十五年 1902年 4,444,845 [15]
明治三十九年 1906年 未流通 [15][16]
明治四十二年 1909年 未流通 [15][16]
明治四十四年 1911年 未流通 [16]
Close

大正年間

一錢硬幣在大正二年(1913年)至大正十三年(1924年)間每年均有發行,前三年版式與明治第二版相似,僅紀年改為「大正」年號[17]。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金屬價格上漲,日本政府通過減輕一錢硬幣的重量來降低成本[4]。大正五年(1916年)開始發行新版硬幣,直徑為23.03mm,重量為3.75g,正面中央為桐葉圖案,左右各有一朵櫻花,上方為「大日本」字樣,下方為年號紀年,分別有「大正二年」至「大正十三年」十二種;背面分內外兩層,內為面額「一錢」,外為蔓草圖案[5][18]

More information 版別, 幣面紀年 ...
大正年間一錢銅幣發行量
版別 幣面紀年 公元紀年 鑄造量 數據來源
稻一錢青銅幣 大正二年 1913年 15,000,000 [17]
大正三年 1914年 10,000,000 [17]
大正四年 1915年 13,000,000 [17]
桐一錢青銅幣 大正五年 1916年 19,193,946 [18]
大正六年 1917年 27,183,078 [18]
大正七年 1918年 121,794,756 [18]
大正八年 1919年 209,959,359 [18]
大正九年 1920年 118,829,256 [18]
大正十年 1921年 252,440,000 [18]
大正十一年 1922年 253,210,000 [18]
大正十二年 1923年 155,500,000 [18]
大正十三年 1924年 106,250,000 [18]
Close

昭和年間

昭和初年發行的一錢硬幣與「大正」末年的版式相同,僅紀年發生變化。昭和十二年(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次年6月頒佈《臨時通貨法日語臨時通貨法》,包括紙在內的需要廉價材料被用於小額貨幣製作,通過設計公開徵集,以八咫烏為主題的新版一錢硬幣開始發行。新幣正面中央為底襯祥雲的八咫烏,左右各一朵櫻花,上方為「大日本」,下方為「昭和○○年」(○○為紀年漢字);背面中央為面額「一錢」,周邊以海波紋充滿,正上方有菊花紋章,下方為桐紋[6]。由於銅為緊俏的軍需品,烏鴉銅幣發行當年就停鑄,以相同的圖案改為鋁質硬幣,鋁幣的直徑為17.5mm,重量為0.9g。後因鋁是飛機製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1941年改版為重量更輕的富士山鋁幣,直徑為16.0mm,重量為0.65g,正面中央為漢字面額「一」,上方為國號「大日本」,下方為年號紀年。1943年,富士山鋁幣進一步減薄,重量變為0.55g[7]太平洋戰爭後期,鋁的需求日益增長,鋁幣被回收熔鑄,一錢硬幣改用錫鋅合金,新版的錫幣直徑為15.0mm,重量為1.3g,正面僅有「大日本」和「昭和○○年」(○○為紀年漢字,僅有「十九」和「二十」兩種);背面中央為菊花紋章,左右為蔓草紋,上下各一字,合為面額「一錢」[8][4]

隨着戰爭局勢的惡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已經喪失對海洋的控制,很難從南方獲取錫料,造幣局從1944年開始研究替代方案,並於10月成立陶幣製造籌備委員會(陶貨製造準備委員会),1945年4月開始在京都、瀨戶、有田三地製造陶質一錢硬幣,因為幣材為陶質,陶幣的設計較為簡單,正面中央為櫻花,「大日本」三個字朝外均布在櫻花的外側;背面主題為富士山,山的左上為面額「壹」。但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陶幣並未發行,已經製成的陶幣則被壓碎銷毀[4][19]

More information 版別, 幣面紀年 ...
昭和年間一錢硬幣發行量
版別 幣面紀年 公元紀年 鑄造量 數據來源
桐一錢青銅幣 昭和二年 1927年 26,500,000 [20]
昭和四年 1929年 3,000,000 [20]
昭和五年 1930年 5,000,000 [20]
昭和六年 1931年 25,001,222 [20]
昭和七年 1932年 35,066,715 [20]
昭和八年 1933年 38,936,907 [20]
昭和九年 1934年 100,004,950 [20]
昭和十年 1935年 200,009,912 [20]
昭和十一年 1936年 109,170,428 [20]
昭和十二年 1937年 133,196,568 [20]
昭和十三年 1938年 87,649,338 [20]
烏鴉一錢黃銅幣 113,600,000 [21]
烏鴉一錢鋁幣 45,502,266 [22]
昭和十四年 1939年 444,602,146 [22][b]
昭和十五年 1940年 601,110,015 [22]
富士山一錢鋁幣 昭和十六年 1941年 1.016620734×10^9 [23]
昭和十七年 1942年 119,709,832 [23]
昭和十八年 1943 年 1.163949434×10^9 [23]
一錢錫幣 昭和十九年 1944年 1.12684×10^9 [24]
昭和二十年 1945年 502,740,000 [24]
Close

備註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