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橋小東江,因其位於廣西桂林七星區棲霞路而得名,曾稱新橋,是連接城東與城中心的交通要道。

棲霞橋

歷史

棲霞橋始建於1943年,建成後因為橋過小,後又經1957年、1963年、1974年三次改建最終形成了石墩木面橋,橋大約長60m、寬10m,5墩2台,橋面由瀝青鋪築,荷載汽車10噸。2003年新橋又開始重建。

棲霞橋重建工程

因為原橋橋面窄、交通荷載低、老化破損嚴重、露筋嚴重、影響城市整體形象,市政府申請重建新橋。通過人大審議後,開始湊備重建。

新橋重建工程的範圍起於穿山路棲霞路交叉口,一直到建杆路與六合路交叉口,即整個棲霞路路段,對周圍的房屋進行拆遷,並修建輔路等一些設施。該工程列入2003年桂林市的「雙百工程」和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

2003年,新橋重建工程公開招投標中,中國建築工程第八工程局中標,並確定長沙鐵道學院建設監理公司為監理單位,桂林市市政綜合設計院為設計單位,桂林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則為業主單位。

當地政府對這項工程十分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講它也代表了七星區的形象。施工單位原計劃2004年10月完工,可是中途由於地質問題不得不重新修改計劃。

地質問題

由於橋墩的基礎所處的溶地質非常複雜,28號地質樁有一半在岩石上,一半懸空,為此往下試探了幾十米可是仍然不能落地。為此經過多次討論和實踐後不得不修改原施工方案。改後的方案:在原28號樁的南北兩側各打一個樁,南樁約打25米深,北樁約40米深,然後在兩樁之間搭建一個梁,以代替原來28號樁的作用。就因為這一個問題就停工了幾個月,計劃延遲到2005年2月完工。為了趕在除夕之前通車,工程單位不得不日夜施工,加快進度。2月7日上午終於建成通車。

經費

項目總投資概算經市計委審查批覆為6758多萬元,其中橋樑1574萬元,概算1306萬元;徵地拆遷概算2656萬元;其他勘探、測量、設計、檢測、監理等概算701萬元、預備費320萬元。

現況

重建好的新橋為三跨剛構連續梁橋,長74m、寬35m(寬度是舊橋的3倍),設計荷載為城-A級(最大荷載70T),引道長471m,寬40m,雙向四車道,約佔整個棲霞路的2/3,能夠充分滿足道路交通和小東江行洪的需要,大大改善了七星區的交通環境和景觀,為七星區的市民們和高校學子們提供了極大方便。


部分數據資料由桂林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提供。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