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迪埃·帕特里克·奎洛茲(法語:Didier Patrick Queloz,法語發音:[didje kəlo, kelo],1966年2月23日[1][2]—),瑞士天文學家。他是劍橋大學的教授[3],也是劍橋三一學院的研究員,以及還是日內瓦大學的教授[4]。 1995年,他與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一起發現了飛馬座51b,這是第一個繞太陽狀恆星飛馬座51運行的太陽系外行星[5]。 由於這一發現,他與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和米歇爾·麥耶分享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6]。
早年生活和教育
奎洛茲在日內瓦大學學習,隨後於1990年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得了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高等深入研究文憑(DEA),並於1995年獲得了博士學位,瑞士天體物理學家米歇爾·麥耶是他的博士導師[9]。
職業與研究
1994年在日內瓦大學讀研究生時期,他在米歇爾·麥耶的指導下,使用了安裝在上普羅旺斯天文台1.93米望遠鏡上的高解像度光譜儀ELODIE來探索褐矮星和巨型行星。他和米歇爾·麥耶共同發現了圍繞主序星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奎洛茲用徑向速度測量的方法分析了飛馬座51,結果發現了一顆軌道周期為4.2天的行星[10]。這顆行星就是飛馬座51b,挑戰了當時正統的關於行星形成的見解。2019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11]。
自這些發現以來,奎洛茲成為日內瓦大學的教授,並於2012年成為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教授[12]。他合作過的英國團隊廣角搜索行星(WASP)程序,它旨在通過凌日光度偵測系外行星,在2007年幫助提供調查結果的光譜確認。 他還參加了對流旋轉和行星橫越任務(CoRoT),這是來自軌道天文台的行星探測系統,並幫助確認了2011年對岩石系外行星柯洛7b(COROT-7b)的首次探測[13]。他現在參與了廣角搜索行星(WASP)的地面繼任者次世代凌星巡天(Next Generation Transit Survey)。
榮譽和獎勵
- 2011年 BBVA基金會知識前沿獎(BBVA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
- 2013年 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Clarivate Citation Laureates)。
- 2017年 沃爾夫物理獎: 因首次發現繞恆星運行的太陽系外行星而與米歇爾·麥耶共同獲獎。
- 2019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與米歇爾·麥耶和吉姆·皮布爾斯共同獲獎。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
- 小行星奎洛茲(Queloz),小行星編號177415,以他的名字命名。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