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哲學是研究建基於心理學基礎上的哲學問題。

概述

心理學哲學是研究一些關於心理學的方法學知識論的問題。例如:

  • 什麼方法是適合研究心理學:唯心論行為主義還是調和兩者?
  • 自我報告是否一種可靠的數據收集[1]
  • 虛無假說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 第一人稱的體驗(情緒、欲望、信念等)能否客觀衡量?
  • 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中使用的科學決策實踐和實驗室程序是什麼? [2]

心理學哲學還會關注大腦認知的本質哲學問題,然而,這些論題經常被認為是認知科學心靈哲學的一部分,例如:

心理學哲學還密切關注認知神經科學進化心理學人工智能的論題,例如質疑是否可以分別使用神經科學進化理論和計算模型的方法來解釋心理現象。[3][4]儘管這些都是密切相關的領域,但唐納德布羅德本特曾經提出把這些議題引入心理學是否合適。對於這些論題,作為信息處理系統的個體研究、心理學是否獨立於大腦中發生的事情(即使心理學家基本上同意大腦在某種意義上導致行為(參見隨附性));大腦是否「固定」到足以讓進化研究取得成果;以及計算模型是否除了提供認知理論的可能實現之外還能做些什麼,但我們仍然對這些認知理論一無所知(Fodor & Pylyshyn 1988)。

心理學哲學是一個相當新穎的學科,因為科學心理學直到19世紀後期才開始主導心理學研究。心理學哲學關注的問題之一是評估不同心理學流派的優點。例如,認知心理學對內部心理狀態的使用可以與行為主義相提並論。

心靈哲學也可以追溯到更遠的時代。例如,關於心靈的本質、經驗的質量以及二元論一元論之間的爭論等問題已經在哲學中討論了許多世紀。

心理學哲學關注的還有臨床心理學精神病理學的哲學和知識論研究。精神病理學哲學主要關注價值觀在精神病學中的作用,一般牽涉到哲學中的價值觀現象學,而這些價值觀都在精神衛生保健環境中改進和臨床決策實踐出來。 [5]精神病學的哲學分類隱藏了知識論的反思。它的目的是揭示心理現象描述背後的建設性活動。 [6]

參看

參考文本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