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一处古代堤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它山堰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唐代 |
編號 | 3-0055-3-003 |
認定時間 | 1988年1月13日 |
它山堰(漢語拼音:Tuōshān Yàn)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的一座古代堤堰,位於海曙區[注 1]鄞江鎮它山堰村,興建於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是浙江省灌溉面積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1]。它山堰位於奉化江最大的支流鄞江,使用條石疊砌而成,解決了鄞西大片土地的灌溉和明州(寧波)州城的生活用水問題,經歷代修繕,至今仍發揮作用[2]。1988年,它山堰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0月被國際灌排委員會認定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3]。
修建
根據南宋淳祐年間魏峴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它山堰於唐大和七年[注 2]由鄮縣縣令王元暐主持興建[2]。王元暐祖籍山東琅琊,歷任翰林院書記、翰林院編修、朝儀郎,後因爭議貶為金華府同知、鄮縣縣令。就任縣令時,刺史於季友已修建一座仲夏堰,但由於選址原因,仲夏堰蓄水不足,且難以解決咸潮倒灌的問題。為此,王元暐在仲夏堰上游選擇了「兩山夾流,鈴鎖兩岸」的它山作為修建新堰的地點,因而堰以山為名。它山堰建成後,王元暐並未因此得到重用,反而屢受參劾,於鄮縣令任上辭官歸隱[4]。
有記載稱,它山堰修建時,先疏浚原有的北山古港,再將溪流截斷,排水後築堰,更具體的修建過程則不可考[5]:325。20世紀70年代,村民在它山堰南岸背山面的馬鞍崗發現一條通往石宕的道路,且它山堰石材與該石宕的石材相同,因而推斷它山堰的石料來自於此[6]。
結構特點
它山堰位於樟溪進入平原地區的山口,南有絳山,北有它山。堰體所在河床較為平坦,基岩上方沉積為2至3米厚的砂卵石,在此之上為青灰色或灰褐色的黏土層。堰體長113.7米,頂級面寬3.2米,第二級面寬4.8米[7],平面略成弧形,向上游鼓出,使得汛期水流向河床中心集中,減小對兩岸的沖刷[8]。
堰體分為兩平台,其中堰頂高程3.05米,可能為為宋代進行加固時修築的部分,而第二級高程2.4米,據估計應為唐代修築。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曾載,它山堰「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形如屋宇」。殘留的材料中曾經發現朽木和碎石,據此推測,宋代加固施工時,曾在河床中打入木樁以作為地基,周圍加築黏土碎石層,後碎石被水沖淘,因而留下的木樁留下空隙,古人因而想像堰體形如屋宇。在1991年維修過程中,曾對堰體進行鑽探,發現石板下存在鐵鏽,這與《寶慶四明志》中記載它山堰「冶鐵而灌之」相符[2]。
1995年4月,電力部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使用地震儀對它山堰進行了探測。探測結果表明,它山堰堰體最大厚度為4米,中間厚兩邊薄,一般厚度為2.3至2.8米,大部修築在河床沉積上,而南端直接修築在較高的基岩上,厚度為1.8至2.0米。這種中間厚兩邊薄的設計增強了堰體中部的剛度,以應對河床中央較大的沉陷量。堰底傾向上游約5度,對堰體的抗滑性有顯著的增強作用。堰體上游設有4至6層碶石,下設人工填築的黏土碎石層,與河流沉積物有明顯差異[9]。黏土的引入可以增強堰體的防水性能,而碎石則可以增強土的抗剪強度[8]。
它山堰堰體為渠首,將樟溪河道分為南側的鄞江和北側的塘河,南側入奉化江,北側用於農田灌溉和城市供水[10]。它山堰建成後,為了提高泄洪效率,王元暐又在下游建設烏金、積瀆、行春三座矸閘,用於調節內外河水位。此後自宋至清,以分洪、阻沙、引水等目的,增建風棚碶、回沙閘、洪水灣塘、官塘等設施,至清末形成九碶、五堰、十三塘的完整水利體系,不少工程存留至今,經過整治仍在使用[5]:326-327。
效用
它山堰建成前,鄞江各支流均與奉化江相通。奉化江為感潮河流,咸潮會通過奉化江進入鄞江,最遠可到達鄞江鎮上游3公里的平水潭,而鄞江上游的淡水直接入海,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它山堰建成後,鄞江被一分為二,淡水蓄入塘河,灌溉七鄉農田24萬畝,而鄞江的咸潮則被阻斷。當上游發生洪水時,它山堰可進行溢流,同時與下游洪水灣等水利工程相結合,達到分洪的目的。根據計算,按當代20年一遇的洪水標準,它山堰結合洪水灣可分洪70%左右,印證了南宋時即有的「澇則七分水入於江,三分入溪;旱則七分入溪,三分入江」的說法。在廣德湖廢湖後,它山堰即成為鄞西平原最重要的供水工程。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樟溪上先後建成皎口水庫和周公宅水庫兩座大型水庫,它山堰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仍在承擔灌溉和排澇功能[2][5]:327-330。
它山堰所處的鄞西平原由姚江、奉化江和西部的四明山脈合圍而成。在公元前3000年前海退時,平原逐步由淺海變為陸地,很長一段時間內,土地鹽鹼,鹵潮出沒,雨季洪水泛濫,而旱季則缺乏淡水。樟溪在鄞江鎮進入平原地區,鄞江鎮(時稱光溪)也成為當時的政治中心。但是,唐代初年,明州因為人口激增,光溪土地卑狹,州城迫切需要新的選址。唐長慶元年(821年),州城遷址三江口,但對於如何解決城中居民的生活用水問題仍無良策。它山堰建成後,分鄞江入南塘河,進入州城甬水門,形成日湖和月湖,解決了城市用水的問題,也成為寧波日後城市發展的基礎[2]。
紀念
它山堰建成後,民眾感念王元暐的功德。據《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唐代時,王元暐已有生祠,後被追封為善政侯,生祠於北宋咸平四年擴建為廟。南宋乾道四年,朝廷繼續追封王元暐為善政侯,並賜遺德廟廟額[2]。現存它山遺德廟位於堰旁它山之巔,建於1948年,設有平台、明堂、大殿和後殿,今闢為水利陳列館[11]。廟東有一歇山頂碑亭名為「片石留香」亭,有嘉慶十一年立「加封孚惠遺德廟善政靈德侯王公碑記」一通[12]。
它山堰是鄞江民間傳說的組成部分。相傳,它山堰開工之日,即農曆十月初十為王元暐生辰,而落成之日,即農曆三月初三為其夫人生辰。它山堰奠基時,有10位工匠為保護河中的木樁而獻身,為後世紀念[10]。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及十月初十,鄞江鎮都會舉辦廟會以紀念它山堰的建成。其中,十月初十為傳說中的奠基日,三月初三為竣工日,六月初六則為「淘沙會」,後又稱「稻花會」[13]:820。
維修和保護
它山堰建成後,歷代均有修浚。宋代,它山堰曾由多任地方官員進行加固加高,同時通過設立專用的土地收取租稅,用於河道的疏浚,明清時也曾多次重修[5]:325-326。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年久失修,它山堰泥沙淤積,部分堰體條石和町步石被沖毀,同時堰體漏水,而它山廟也已十分破敗。1986年,當時的鄞縣人民政府對河道進行了疏浚。1993年5月,由國家文物局撥款,開始進行它山堰整治保護和它山廟維修工程。1994年4月完成它山廟維修,1995年11月完成堰體修復,期間通過數字地震儀進行勘探,糾正了自宋代以來對它山堰結構不正確的描述[14]。
1982年6月,它山堰成為鄞縣文物保護單位,此後,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得以確定,同時,違章搭建和開山炸石、挖沙等威脅堰體安全的行為得到禁止。1988年12月,它山堰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2015年10月,在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6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它山堰被定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3]。
圖片
-
堤堰略向上游突出
-
上游一側
-
下游一側
-
用於灌入鐵水的孔洞
-
上游碶石
-
下游兩級堰體和露出的護坦
-
「片石留香」亭
-
它山遺德廟大殿
-
它山遺德廟後殿供奉
-
鄞江廟會用品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