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修(1901年10月12日—1990年3月5日),名德崇,字敬修,北京人,著名兒童教育家,他播講的故事伴隨三代人度過了童年時光,被人們稱為故事爺爺。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09年12月23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08年12月7日) |
生平
1901年10月12日,孫敬修生於北京南城一個貧民家庭中,他的父母是早年逃荒來到北京的河北農民。1906年孫敬修的父親為謀生計只身前往非洲打工,孫敬修隨母親來到天津,在天津,倆人依靠母親在教會辦的醫療機構作雜役的收入為生。1909年,孫敬修的父親自非洲返國,舉家搬回北京,在經營一些小本生意不利的情況下,孫父開始在家附近的胡同里擺起書攤,專門靠給附近的居民說書講故事為生,所講的故事包括傳統的《三國》《水滸》《西遊》,也有他本人在非洲的經歷遭遇,幼年孫敬修經常在父親的書攤聽故事,這段時期的經歷對孫敬修日後的成長有着非常深刻的影響。[1]
一年後孫父病重不治,孫母帶着孫敬修在東城區崇文門里孝順胡同的亞斯禮堂接受洗禮,成為一名基督徒。受洗後的孫敬修進入教會開辦的匯文大學附屬小學——成美館上學,接受了較系統的教育。1916年孫敬修小學畢業,考入官辦的師範學校——京兆師範學校,開始接受師範教育。
1921年,孫敬修從京兆師範學校畢業。畢業後的孫敬修先後任教京西衙門口小學、華語學校、私立釣鉺胡同小學,還做過一段時間專職家教,但時間都不長,最後穩定在北平特別市私立匯文第一小學校,在這裏他任教長達35年教過國文、算術、美術、音樂、自然、歷史和地理,先後擔任過初級部主任、教導主任、代理校長等職務。在這段時期孫敬修積累了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形成了他自己的教育風格和教育理論。由於周末住校學生沒有事情,孫敬修開始在周末給住校的學生講故事。[2]
1931年,孫敬修應北平教育局之邀開始在廣播電台為少兒節目講故事錄製節目,在此後的六十多年裏,孫敬修的故事通過電波傳遍中國大地,成為一代又一代孩子心中的故事爺爺。1937年北平淪陷之後,孫敬修以柳稚心的名字繼續在由日偽機構控制的廣播電台的兒童時間裏製作和播出兒童故事、童謠等節目,在這個過程中,孫敬修自己創作了許多故事兒歌等兒童文學作品,通過巧妙的方式,利用受日本人控制的電台宣傳獨立自主抗日的觀念。
1951年5月1日,孫敬修進入新成立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兒童節目「小喇叭」中面向全中國的小朋友播講故事,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小喇叭節目的開始曲和孫敬修爺爺娓娓動聽引人入勝的故事成為很多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1957年孫敬修離開了匯文一小,調到北京市少年宮任輔導員,開始負責課外教育,直到1966年退休。文革中,孫敬修遭到迫害,離開了播音話筒,直到1978年才又回到電台講故事。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參與了兒童電影《花兒朵朵》的演出,1984年參與了電視劇《四世同堂》的演出,在劇中飾演一位和藹的賣兔兒爺的老人。1987年孫敬修獲全國熱愛兒童榮譽獎。[1]
貢獻
孫敬修非常注重培養兒童教育人才,很多著名的兒童節目播音員和兒童文學作家如張霖、肖君成、曹燦、康瑛、蔡治隆、王毓鑄等均出自他的門下,晚年的孫敬修還拿出自己的積蓄設立了孫敬修兒童故事研究基金會,培養了包括鞠萍在內的一大批兒童電視和廣播節目主持人,這些人才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兒童廣播電視文藝節目的支柱。
作品
出版書籍
-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北京出版社)
- 《孫敬修爺爺講的故事》(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 《故事爺爺講的故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 回憶錄《我的故事》(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 《怎樣講故事》(語文出版社)
- 《孫敬修演講故事大全》
故事錄音
- 西遊記
- 哪吒鬧海
- 雞毛信
- 半夜雞叫
- 高玉寶的故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