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乙宮 (臺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沿革
廟宇前名為「育化堂」的鸞堂,以出身關西鎮的客家人池坤城為創建人[1][2]。此廟建立緣起是1952年劉番三自臺中到宜蘭羅東林場承包水庫工程,為感謝玉皇上帝,恭迎神像回台中住宅供奉,歷經數次搬遷,爾後落腳於天乙宮現址旁民宅,自1977年成立建廟委員會,並公推池坤城為主委兼住持[3]。
1979年,池坤城為償母願,遂捐地建廟,獲信眾與地方人士響應,廟宇於1982年落成安座,建築為三殿兩護室[3]。其廟宇名稱取自紫微垣星官的「天乙」,而其前方的道路也是以此廟命名[4]。廟後方則是有客家色彩的東門里福德祠[1][2]。
2006年蔡青接任主委,陸續完成後殿兩側增設文昌殿與財神殿、後殿整修彩繪、前殿結網網目雕刻彩繪、石雕欄杆等工程。玉皇上帝殿前牆上的玉皇殿八仙台彩繪,為寺廟彩繪師呂振夫作品。[3]
祭祀
主祀玉皇上帝之外,還奉祀神農大帝、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天上聖母、東嶽大帝、太歲星君、福德正神等[3]。廟內具有獨特的龍神香位,反映早期極可能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居在天乙宮周邊[2]。
廟內還有一尊蔣公神像,因外觀上極似一般神像,多年來多數膜拜的信徒都認不出[3][4]。2011年報導時,天乙宮常務委員鄭森雄說,約二十年前左右,不知為何人在廟裏放了一尊穿着長袍的蔣介石神像,但廟方也沒有將之丟棄,直到兩年前,廟宇全面整修,也順便為該神像戴上神明帽,並外加一套聖袍披身,將其長袍馬褂的外觀遮住,繼續供奉在偏殿的東嶽大帝神像前,不過未列該廟宇正式的神祇,因此也不會為其慶賀誕辰[4]。
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之日,廟方舉辦遶境活動。農曆七月二十日有中元普渡法會、農曆十月為謝平安法會。農曆初一、十五則有誦經禮懺。[3]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