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城南是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之地名,指臺北城(城內)之南,不是行政上的正式地名,但是仍可見官方使用[1]。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2年8月29日) |
非行政上的正式地名,故無明確的界線。以行政區來看,大約包括後來的南門町、龍口町、佐久間町、兒玉町、千歲町、新榮町、古亭町、川端町、馬場町、水道町、富田町等,範圍大約是現在臺北市的中正區南部、大安區南部一帶。
1915年9月,臺北第三尋常小學校更名為臺北城南尋常小學校[2],即後來之南門小學校、南門國民學校,戰後改為南門國小及南門國中。
台北城建於清領末期,城南一詞尚未出現,以古亭聚落較為發達,而離台北城較近的部分還是遍佈水田。晉江街、牯嶺街、廈門街等較小的街道,都是清朝就存在的舊街。
城南一詞始於日治時期,最初為城門以南到古亭附近。台北城內在拆除台北城牆後快速發展,城南也就成為通勤區,跟着起飛,城南的範圍也越來越大。日治初期台灣人多住在大稻埕、艋舺一帶(距離北門、西門較近處),因此日本人往開發較少且緊鄰城內區域的南邊發展,也因為日本人掌握各種資源,城南便迅速成為文化中心,設有許多學校、機關。相較城西,城南的建築分佈比較鬆散,因為城西較接近艋舺一帶,較早開發。但對比清領時期水田遍佈,城南進步迅速。
戰後原屬於日本人居住地的城南,漸轉為公教人員的眷舍區。同時實施典範教育,施行小學、中學到大學師資人才培育(師大、台北城內南邊的市立大學),並開設許多博物館等社教機構。來台初期,許多機關(如大使館、經濟部等)均設於城南,不過後來有的搬走、裁撤,機關減少。現今城南大多是住宅區,亦有很多文教場所,靠近羅斯福路段則是住商混合。
近年來因城南有意思系列活動,城南一詞又重新使用。
城南的文學珍珠,灑在台北的文化地景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01010w0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紀州庵文學森林:城之南──城南街巷的歷史追尋 https://old.kishuan.org.tw/about-sou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台北城南舊夢 | 想想論壇 (thinkingtaiwan.com)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8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華文化總會|活動資訊|2021 城南有意思 (gacc.org.tw) https://www.gacc.org.tw/events/2021SouthTaipei-FunCarniv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aiwan Bar 城南的貓 :『簡單生活,老臺北,喵。』 - 城南的貓 【上集】
『新生老屋,博物館,喵。』 - 城南的貓 【下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