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猻學名Otocolobus manul[3],也叫洋猞猁(但不是猞猁)、烏倫、瑪瑙,[4]是一種生存在中亞貓科動物,為貓科兔猻屬的唯一物種。

Quick Facts 兔猻, 保護狀況 ...
兔猻
Thumb
瑞士蘇黎世動物園裏的兔猻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貓科 Felidae
演化級 假貓級 Pseudaelurus
亞科: 貓亞科 Felinae
屬: 兔猻 Otocolobus
Brandt, 1841
種:
兔猻 O. manul
二名法
Otocolobus manul
(Pallas, 1776)[2]
Thumb
異名
  • Felis manul
    Pallas, 1776
Close

特徵

身長有60公分(24英寸)長,另外的尾長則有25公分(10英寸)長,體重2-3千克,攻擊性強。[4]毛髮是土黃色且帶有垂直的條紋,但有時會因為厚重的毛髮而變得不可見。

兔猻有幾個特徵和其他的貓科動物有所區分。牠的腳是短的,臀部較肥重,且毛髮也很長、很厚。這使得牠看起來特別地矮胖且多毛。牠的毛髮會隨着季節而改變-冬天時會較灰且較不花。牠的耳朵位置較低,且使其有一副有點像是貓頭鷹的面容。牠的瞳孔和人類的一樣,是圓形的,而貓是直線型的。由於其外形,一度被列入貓屬,並被命名為Felis manul。甚至乎,在更早的時候,因為牠那相對較肥的臉龐,一度被認為是波斯貓品種的祖先。

每年早春發情,夏初產崽,北方的兔猻繁殖期一般比南方地區的稍晚,繁殖期持續42天,雌性發情期26-42個小時。妊娠期9-10周,一般每胎3-4崽,最多的一次可產6崽,人工飼養下則有8崽的記錄。[5]小兔猻一般在4-5個月後,周身長滿毛茸茸的灰色外套,並開始獨立。

分佈

兔猻居住在海拔4000公尺(13000英尺)的亞洲草原上。牠是夜行性動物,晨昏時活動頻繁,聽覺很靈敏,捕捉的獵物有齧齒目鼠兔鳥類[4]

分佈於自亞洲中部地帶向東至西伯利亞以及中國黑龍江青海內蒙古河北四川西藏新疆等地,常見於沙漠、荒漠或戈壁地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貝加爾湖吉達河(Dzhida)。[2]

保護狀況

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兔猻都因為牠的毛而被人類狩獵,但現在有很多地區已開始有所保護,如中國。因為牠會捕抓有害農作物的動物,所以被認為是有益的。但是,毒害齧齒目和鼠兔等有害農作物的動物所使用的藥劑也會影響到兔猻。

亞種

Thumb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