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里諾林裙襯(Crinoline),裙襯即裙撐,是一種用馬尾、棉布或亞麻布漿硬後做的硬質裙撐,類似於此前的鯨骨裙襯(farthingale)。「克里諾林」一詞源於拉丁語「crinis」(意思是「毛髮」))和「lin」(即「麻」)的組合詞。另一說是源於法語單詞「crin」(馬尾毛)和「lin」(麻)的組合詞。首次出現在1830年,到了1850年,英國人發明了不用馬尾硬襯的新型克里諾林,是用鯨鬚、鳥羽的莖骨、細鐵絲或藤條做輪骨,用帶子連接成鳥籠狀的裙撐。這種裙撐1860年傳入法國,以歐仁妮皇后為中心的宮廷和社交界上流女子們所喜愛,迅速成為流行服裝,以致影響到西歐各國的所有階層,甚至農婦們也仿效其形式,故服裝史上也把這一時期稱為克里諾林時代。
從15世紀晚期到17世紀初的各種形態的鯨骨裙襯(farthingale),和整個18世紀的帕尼耶裙撐(Panniers),以及此後的克里諾林裙撐,都是為了裙子的膨大化,以達到視覺上的效果。在18世紀後期洛可可風格逐漸式微,人們開始厭倦那些繁冗的裝飾,歐洲女裝出現了崇尚自然柔美的田園風格,最後裙撐被人們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多層的襯裙,寬肥多褶的外裙以及拖在臀後的堆滿褶襉的曳地裙,臀部的造型變得自然而飽滿。裙撐的再度出現是在19世紀初,但這時的裙撐都比較小巧,多用金屬環成或用多層布料納縫,兼顧了服裝的裝飾性和功能性的需要。
19世紀40年代初期,大型的裙撐又捲土重來,這時的裙撐多用馬尾與亞麻混紡的織物作為面料,被稱為克里諾林裙撐。隨着女性的外型不斷膨脹,需要在克里諾林裙撐外面穿着多層漿過年的白麻紗布襯裙來保持誇張的裙型,即使這樣,裙子的展開量仍顯得不夠充分,無法滿足當時女性的要求。1850年,克里諾林裙撐演化出一種外型類似於16世紀西班牙式的裙撐,這種裙撐的面料加入襯墊後縫合,從底擺到裙腰間隔着插入鯨鬚環,鯨鬚環的間隔和大小比例可以根據流行來調節,以改變着裝後裙子的外型和下擺,因此這種裙撐在當時十分流行。後來這種裙撐演變為一種笨重的裝束,以致於連穿着、活動和起坐都十分困難,嚴重影響了人體機能。
1856年一種新式的克里諾林裙撐獲得了專利,這種新式裙撐是將許多靈活的金屬環用繩帶綁縛在豎向的骨架上,這樣的裝配使裙撐減輕了一些重量,並且不需要穿多層的襯裙就可以保持寬大的裙型。同時由於價格上較便宜,因此風靡一時,獲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功。[1]
1870年以後,一種由法國人命名的「巴斯特爾裙襯」(Bustle)被廣泛的使用,克里諾林裙撐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現代日趨奢華的婚禮和宏大的新娘禮服,克里諾林裙襯作為晚禮服和婚紗,開始捲土重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