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略二世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儒略二世墓(Tomb of Pope Julius II)是米開朗基羅及其助手完成的一組雕塑和建築,最初於1505年訂製,但直到1545年才完成,規模大為縮小。陵墓最初打算建在聖伯多祿大殿, 但是儒略二世死後,卻被安置在羅馬埃斯奎利諾山的聖伯多祿鎖鏈堂。儒略二世的本家德拉·羅韋雷家族資助這座教堂,他是那裏的領銜樞機。然而儒略二世,埋葬在聖伯多祿大殿他的叔叔西斯篤四世旁邊, 所以最終建築實際上不能像墳墓一樣運作。
按照最初的設想,這座墳墓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建築,但是後來,這個項目成為米開朗基羅一生中最大的失望之一,教宗由於不明原因,更改了合同,可能是因為資金不得不用於多納托·伯拉孟特的重建聖伯多祿大殿[1]。最初的項目要求建立一座獨立的三層建築,有40個雕像。教宗於1513年去世後,該項目的規模逐步縮小,到1532年4月,[2] 最終的合同縮減為一個簡單的墓,雕像不到原計劃的三分之一。[3]
與此墳墓相關最著名的雕塑是米開朗基羅的《梅瑟》像, 米開朗基羅覺得這是他最栩栩如生的作品。
雕像《垂死的奴隸》和《叛逆的奴隸》已經完成,現收藏於羅浮宮。《勝利的天才》現藏於佛羅倫薩的舊宮。陵墓的其他雕塑有《年輕的奴隸》、《阿特拉斯奴隸》、《大鬍子奴隸》和《覺醒的奴隸》。拉結和利亞的雕塑,由米開朗基羅的學生拉斐洛·達·蒙特盧波完成。其他雕塑是由經驗不足的學生完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